摘要:同樣的,資本市場也讓人瞠目結舌:美股連續4次出現熔斷,讓巴菲特“活久見”;瑞幸咖啡承認業績造假22億元,一地雞毛后加劇了中概股的信用危機;三星全球四分之一生產線停產,韓國券商預測其銷量同比降幅或將達到21%。
3月30日,距離全國高考還有69天。
3月31日,距離全國高考還有98天。
2020年的開端就是這么“玄幻”。
同樣的,資本市場也讓人瞠目結舌:美股連續4次出現熔斷,讓巴菲特 “活久見”;瑞幸咖啡承認業績造假22億元,一地雞毛后加劇了中概股的信用危機;三星全球四分之一生產線停產,韓國券商預測其銷量同比降幅或將達到21%。另一端,在新冠病毒的沖擊下,石油巨頭們價格戰火熱,美國頁巖氣公司被逼上絕境,使本來已經動蕩不安的世界資本市場更加低靡。
黑天鵝降臨,加劇了原本的迷茫與沖突,每個人都應該思考,困境中什么力量可以帶領我們找到出口,繼續向前?
黑天鵝銜來的稻草
21世紀第三個十年的開端,新冠肺炎這只黑天鵝襲來,拐點的預算日期一再推遲,窮盡廚藝完成居家隔離后,發現世界有些不一樣:獨角獸跌落神壇,談好的估值重新商定,定好的出資再緩一緩……
以為都是病毒惹的禍?病毒表示“我可不背這個鍋”。疫情不過是銜著稻草飛來的黑天鵝,輕輕地將這根稻草放在駱駝背上,稻草之下,早有一擔重物,它由逐步消退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紅利浪潮造成。
說到科技,要從歷史講起。因為能看到多久的過去,才能看到多久的未來。
自瓦特改造出高效率蒸汽機開始,先后發生了三次科技革命,分別帶領人類實現了機械化、電氣化、信息化。第三次科技創新,尤其是以半導體和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產業發達,造就了近幾十年的產業進步和經濟發展。
然而,進入21世紀后,第三次科技革命也逐漸步入尾聲。摩爾定律失效,互聯網模式創新偃旗息鼓,一切都宣示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技術紅利消失殆盡。
雖然世界各國早各自已悄悄按下了第四次科技革命的開始鍵,然而涓涓細流尚未成大河。
“啪嗒”,稻草掉下來了。
要想富先修路
已經拉開帷幕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將帶領人類進入智能化時代。從讓很多人開始了解人工智能的AlphaGo,到出現在各行各業的智能化應用,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無人配送車、無接觸電梯按鈕、大數據監測、衛星遙感等硬科技被應用到疫情抗擊中,智能化已經成為社會共識。
然而,目前第四次科技革命剛剛起步,智能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還遠不夠,如何促進新一代技術創新,從而利用科技紅利促進經濟繁榮。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上世紀90年代,美國建設“國家信息高速公路”,互聯網、IT信息產業得以快速發展,推動美國經濟繁榮三十年。“國家信息高速公路”即光纖通信網絡基礎設施。
新一代技術發展也需要新一代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應運而生。近年來,中國加快建設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隨著疫情得到階段性控制,中國政府再次提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智能時代,數據是靈魂角色,圍繞數據的獲取、傳輸、計算、存儲、應用,人工智能大戲高潮迭起。正是把握住了時代發展脈絡,中國政府鼓勵發展“新基建”所涵蓋的7個板塊中,人工智能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占據了4個席位(5G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
從嚴格意義講,這4個板塊也有一定的關聯,其中人工智能是新時代重要的關鍵詞,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萬物互聯是實現人工智能時代的基礎。而物聯網所面臨的流量、實時性、連接量問題,只有超高速、低延時的5G能夠實現。
簡單說,“5G和物聯網是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硬科技理念提出者、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這么解釋它們之間的關系。
在“新基建”被大家耳熟能詳之前,中科創星已經預測到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自2017年起至今,米磊在課程分享及峰會演講中多次公開表示“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是最大的投資機遇”。在此預判之下,中科創星在已投資290多家企業中,布局了大量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企業,打通工藝和設備制造、基礎硬件、基礎算法、萬物互聯網絡、技術平臺、行業應用全產業鏈條。
值得一提的是,基礎硬件作為人工智能技術設施中的底層核心環節,是基礎中的基礎,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發展的先決條件。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集成電路是信息化的硬件支撐,1965年提出的“摩爾定律”在過去一直保證集成電路性能的穩定提升。但如今,集成電路芯片特征尺寸已趨于物理極限,功耗墻、I/O墻、訪存墻嚴重制約了其性能提升。而搭載光子芯片的集成光路在處理矩陣運算時有高速、并行性、高帶寬與低功耗的天然優勢,將在集成電路遇到瓶頸的相關領域,帶來革命性的進步,開啟新的創新S曲線。基于對光子產業的深刻洞察,米磊博士于2016年提出了“米70定律”,該定律指出信息產業中光子技術的成本將達到總成本的70%,目前該定律在通信產業-信息的傳輸中已經得到驗證。
基于此,中科創星在基礎設施投資布局中,重點關注人工智能和信息產業由“電”到“光”的跨越。2016年,中科創星發起設立國內首支專注于光電芯片領域的基金——陜西先導光電集成創投基金,主要圍繞消費光子、光子集成芯片和光電應用產業進行布投資。
硬科技八大領域
目前,中科創星沿著的信息傳感、計算、傳輸、存儲、顯示完整鏈條,布局了大量基礎設施企業,包括開拓了國內光子集成領域的奇芯光電,成功開發出世界第一款光子芯片原型板卡的曦智科技,國內唯一實現無介質全息成像技術的東超科技,國內掌握全息光柵波導設計到生產完整閉環的鯤游光電,MEMS光纖傳感系統的專業設計研發企業拜安科技,國內高端視覺傳感器企業的銳思智芯,掌握固態激光雷達全鏈條自主核心技術的飛芯電子,掌握40多項領先MEMS技術的原位芯片,研發出全球首顆single die集成CMOS PA的NB-IoT系統單芯片的芯翼信息,擁有VCSEL光芯片設計、光學透鏡集成、器件級集成封裝、光電系統整合優化等核心技術的瑞識智能……
加快的腳步
原本如火如荼的新一輪科技創新,在突發疫情和全球“閉關”的催促下,加快了前進腳步。
中國政府正在全面調動技術創新的引擎動力,在全力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的同時,激發資本市場引領和催化活力。3月,科創屬性評價指引發布,對于研發投入、技術領先性等指標進行明確規定,更好地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在科創板上市。4月,發布《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再次強調促進技術要素與資本要素融合發展,積極探索科技成果資本化。
疫情過后,我們更加堅信,科技創新主宰著社會最深層的進步和升級,硬科技企業將成為驅動經濟機器的強勁引擎。
反應到資本市場,越來越多完成一定積累的硬科技企業被認可。近期,在假期、隔離、云辦公等因素影響下,中科創星所投資企業中仍有35家完成融資,這批企業都經過了多年技術積累沉淀,產業化產品得到市場驗證。同時,中科創星保持投資節奏,挖掘新一代信息技術優秀硬科技企業,完成對中科微至、曦智科技、魯汶儀器等超過10家硬科技企業的投資。
公司名稱 | 企業亮點 |
攝星智能 | 國內一流的軍事AI解決方案服務商 |
中科慧遠 | 擁有全球領先的缺陷成像技術與AI算法能力 |
坤飛航天 | 國內從事火箭發射場維保和運營、火箭地面設備、部分軍品維保服務和后勤保障的民營企業 |
國科天迅 | 提供的FC-AE-1553解決方案和產品系經過型號應用驗證 |
賽德美 | 國內“物理法”回收技術(物理拆解+材料修復)的倡導者和先行者 |
博雅新材料 | 國內具競爭優勢的LYSO閃爍晶體生產及加工企業 |
中科微針 | 國內滿足以微針給藥技術平臺為核心的產品產業化需求的團隊 |
隼眼科技 | 專注于76~81GHz車載毫米波雷達技術研究與應用 |
演繹科技 | 國內少見的科技領域全覆蓋的科技媒體 |
卓鐳激光 | 開發出十余個系列、二十余種型號產品,多個細分領域市場占有率第一 |
大衡天成 | 國內稀缺的提供軍民兩用復雜電磁環境監測、構建、仿真與評估綜合解決方案的硬科技團隊 |
思創優光 | 擁有極具市場競爭力的體積小、成本低、光束質量好的光纖激光器 |
芯長征 | 具有完整的全參數測試實驗室和基地 |
矽典微 | 凝聚了一批海內外一流的技術專家,毫米波雷達傳感器芯片極具市場優勢 |
無雙醫療 | 實現國產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零突破 |
聲加科技 | 回聲抵消、噪聲抑制、聲源定位、混響消除、波束形成、語音喚醒等性能行業領先 |
鯤游光電 | 聚焦3D成像系列、AR及新型光學顯示系列及5G高速光通訊模塊系列細分領域頭部企業 |
一影醫療 | 跨界傳統醫療X射線成像技術和智能機器人技術 |
巨細科技 | 打造紡織行業大數據中心 |
邁鑄半導體 | 致力于晶圓級液態合金微鑄成型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 |
昊綠生物 | 國內領先穩定同位素源頭產品研發商 |
洛微科技 | 來自MIT的專家級硅光科技團隊設計的3D傳感研發企業 |
邁矽科 | 國內頂尖團隊技術支持的微波/毫米波企業 |
芯影科技 | 毫米波人體安檢設備 |
中科銳擇 | 在光纖傳感、光纖激光、水聲領域特種器件掌握世界領先的核心技術 |
優賦全球 | 全球電子支付技術服務商,覆蓋70多個國家 |
奧創光子 | 國內領先的激光技術供應商之一 |
羚控電子 | 無人機及仿真測試技術國內領先 |
愛觀視覺 | 以人類腦仿生學角度重新定義了機器視覺 |
芯合科技 | 以“大腦”(控制+機器學習)研究為核心,堅持核心技術自主化且落地實際應用的領軍企業 |
馭勢科技 | 首家實現了為特定場景提供自動駕駛“交鑰匙”解決方案的企業 |
晶準生物 | 國內少有的專注于高難度膜蛋白靶向新藥早期研發的創業企業 |
瑞萊智慧 | 可靠、可信、安全的第三代人工智能領軍者 |
芯樸科技 | 擁有完整的手機射頻前端研發團隊,其業務范圍覆蓋GaAs、RF SOI、CMOS Analog和Digital等各個領域 |
微納星空 | 行業領先的集衛星研制和衛星應用的航天高科技企業 |
圖:中科創星所投企業近期完成融資情況(2019年底至今)
在大部分國人因為疫情開啟居家“臥室客廳多日游”之前,“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正式開放運行,替我們開啟了更深邃的宇宙遨游之旅,目前它已經發現并認證114顆脈沖星,研究揭示出加利福尼亞巨分子云中第一個深埋星團的成因之謎。
四百多年前的伽利略,和我們看到的近乎是同一個星空。但是從肉眼到哈勃望遠鏡再到“中國天眼”,硬科技讓人類看的更遠,走的更堅定,擁有更多可能和期待。這一次,也不會例外。
香港最創新數字銀行 WeLab Bank匯立銀行早前擔任周凱旋基金會「親愛的妳:善用錢計劃」的指定數...
近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發布調查數據顯示,美國成年人吸煙率已降至歷史新低,2023...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