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疫情期間,他放下身段,走進了口罩廠,做起了夜班工。
大家還記得《都挺好》里面的大哥“蘇明哲”嗎?
他的扮演者叫高鑫。
在疫情期間,他放下身段,走進了口罩廠,做起了夜班工。
在鐘南山院士說,“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大家出門一定要佩戴口罩”。一直不被重視的口罩,突然成為剛需!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
“這次疫情,實際上挽救了一批與做口罩相關的企業”,中國一沿海地區國有大行人士稱,“我們這里跟口罩相關的產業,很大一部分都應該倒閉的,但通過這次全部救活了?!?/p>
湖南人萬芳,33歲開始北漂,在醫療行業工作,她經歷了最玄幻的一個春節。
4年前,因為霧霾很嚴重,她決定創業,做和口罩相關的生意。
她對自己的產品很有信心。
因為她賣的不是普通口罩,是她和北京化工大學英藍實驗室共同研發,可水洗多次的高科技口罩,定價在幾十到上百之間。
但2019年的最后一天,她決定關停自己的“小為”口罩公司。
1月16號正式宣布解散時,發完工資,送走員工,她一個人負債210萬,手上還有庫房里堆積的17萬個口罩。
當她還在焦慮如何將手上的這些口罩銷售出去的時候,她的“春天”來了。
她做夢也不會想到,4天后,那就是口罩被人瘋狂搶購。
因為那一天,武漢疫情爆發。鐘南山宣布,病毒會“人傳人”!
那一刻,萬芳的人生真的猶如過山車般,從谷底直沖云霄。
她運營的京東網店,叮叮叮,京東店鋪的訂單聲音不停地響起,電腦上的數據一直在變,10單、100單、1000單…….平均6秒鐘內進了106單!
就這樣,一天內爆漲了數以千計的訂單,不少人一百份一百份下單,直接砸昏了她。
還沒來得及高興的她,發現事情不妙。
她的公司剛關停,員工解散,沒有客服,沒人打包,她連自動化接單都不會。
來不及思考,她拉著家人一起做客服。6個人滿負荷的轉,打字的手指磨出了泡,每分鐘客服賬號都涌入上百人——根本來不及回答。
訂單接下來了,但京東物流整個操作她不會。怎么出單?怎么把訂單和物流匹配?員工們都已經回家過年,誰來做這些事情?
就當萬芳陷入困境時,員工說看見新聞了,他們要回來幫公司賣口罩。
她讓他們立馬掉頭,回北京,“我們只談眼前,不計將來,你們愿意回來就回來,先去掉庫存?!?/p>
沒等到他們回來,線上已經炸開了花。截止到21號早上一共9700單,店鋪賣了54000只貨,比4年賣得還多。
4年里,為了口罩生意,員工和萬芳碰壁無數次。吃了那么多冷門羹,這是她們第一次被這么急切地被需要。
但由于她店鋪的產品偏貴,加上訂單量大,人手不夠,發貨出錯等問題,招來了大量的投訴、辱罵聲,還有各種碰瓷舉報,讓萬芳幾度陷入崩潰境地。
事實上,這些口罩不同于普通醫用一次性口罩,在生產前就花了10年在研制,由于材質特殊,所以無法批量生產,每只成本也高,但可以重復多次使用,既防霧霾也防菌,所以價格也貴。
即便遭來很多謾罵聲,比如發國難財等等,但依舊訂單不斷。
盡管當時快遞停運、人手不夠,連軸轉,她和員工的身體已經嚴重透支了。
但她決心要干下去,不光為了自己公司,還要為武漢抗疫盡一份綿薄之力。
如今,小為公司的員工因為春節時加班加點,已經延長假期,全部回家休息了。
不管怎樣,這次疫情,他們活下來了。
萬芳和實驗室團隊還要繼續干下去,要將自己的公司樓改造成生產、研發為一體的的口罩廠。
他們想做一只屬于自己中國,真正高端的醫用口罩。
除了萬芳外,蘇州還有一家已經停產近600天的口罩公司,用了短短4天的時間復工,如今也是懸崖勒馬、起死回生。
丘吉爾說,不要浪費任何一場好的危機。
剛松防護是一家研發生產防護服裝、防護手套、防護面具、醫用紡織品、醫用無紡布制品的企業,但因為股東和關聯企業提供擔保而陷入債務危機,在2018年下半年停產。
2019年12月18日,蘇州市吳江區法院經審查,正式裁定受理債權人對剛松防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破產清算申請,于同日指定蘇州方本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擔任管理人,并決定2020年3月12日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
根據之前的約定,法院裁定受理破產后,管理人在法院的指導下有序開展接管、債權申報與審查、資產調查等各方面工作。
管理人對剛松公司庫存的口罩于2020年1月開始清點并登記造冊。
但疫情發生后,它迎來了轉機。
在吳江區法院以及當地管委會的牽線下,盛虹集團前來拯救剛松防護。
1月30日,盛虹集團迅速開設疫情防控專項賬戶,劃撥???000萬元。
在資金到位的同時,盛虹集團立即派駐專人,協助剛松防護開始采購部分生產設備、原料物資。
2月1日,第一批生產人員召集到位,完成全廠清潔、消毒等工作;當晚,第一批生產設備和部分原材料抵達廠區,安裝調試工作開啟。
2月2日晚間,新采購的整套生產設備完成安裝調試。
第二天上午,企業恢復生產能力,緊鑼密鼓趕制防疫物資。
隨著后期生產線的啟動,KN95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和一次性無紡布口罩的總產能可達到每天生產24萬個。
越來越多的口罩企業借著這次疫情,東山再起。
隨著各行各業相繼復工,公眾對于口罩的需求越來越大。
為了緩解口罩供應壓力,各省也開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轉產口罩。
然而,卻有部分口罩廠由于原料短缺的原因,在這時候暫時停產了。
但是,停產的原因都與原材料有關,尤其是熔噴布。
“我有口罩生產線,但買不到熔噴布”,這是目前口罩生產面臨的難題,對于專業生產口罩企業,或者跨界生產口罩企業來說,都一樣。
其實,我國熔噴無紡布較為小眾,主要用于生產口罩、環保材料、服裝、電池隔膜等產品。
海南一家從事農業業務的公司,為了農業生產工作不受影響,也緊急采購了口罩機搭建生產線,希望能夠對接足夠的熔噴布資源。
據了解,目前該公司已與中石化取得了聯系,但熔噴布仍緊缺。
全國熔噴布缺貨,大批企業轉產口罩,沒有足夠多的熔噴布供應市場,影響口罩的生產進度。
所以,很多企業就只能暫停生產。
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統計,中國非織造布行業的生產工藝以紡粘為主。2018年,紡粘非織造布的產量為297.12萬噸,在非織造布總產量中占比達50%,主要應用于衛生材料等領域;熔噴工藝占比僅為0.9%。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各類非織造布年產量達593.22萬噸,較2008年增長196.31%。按照我國熔噴無紡布占無紡布產量的0.9%來測算,2018年我國熔噴無紡布產量僅僅為5.34萬噸左右。
有業內人士表示,熔噴設備需要訂制,到貨周期最少三個月,加上投產成本高、生產難度大,并非短期能夠迅速釋放產能。
國內有相關設備廠商,但裝置產能規模太小,無法與進口設備相比。可見,想要新增產能,在投入周期上,操作起來非常難。
一個口罩雖然很小,但卻縱橫石油化工、塑料制品、紡織以及醫療等行業,它與各大產業鏈條息息相關。
根據2月18日公開資料顯示,國內最大熔噴料供應商母公司道恩股份日產量已經從春節后最初的日產120噸提高到200噸。
湖南盛錦新材料全面復產后日產能接近100噸。燕山石化、上海石化等公司也相繼找到生產熔噴專用料的方法。
但是,目前熔噴料產能到底有多大——這個扼住下游醫用口罩產能的咽喉的真實數字,仍然不明。
現在中國的確診病例越來越少了,但日本、韓國、意大利的確診人數節節攀升,讓人揪心。
口罩,注定成為這個春節的最難忘的回憶。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們相繼經歷了非典、禽流感、霧霾,但我國民眾的衛生防護意識似乎還沒有那么強。對于很多人來說,口罩可有可無,戴的人很多,不戴的人更多。
但經過這次,即便疫情過去,相信口罩會慢慢成為每個人出門必帶的物品之一。
近日,在北京未來科學城管理委員會和北京昌平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管理人昌發展集團的共同推動下,北京昌平產業...
近日,名創優品MINISO憑借其創新的全球品牌戰略以及與哈利·波特IP的深度聯名合作,再次成為市場矚...
2024年12月24日,哈爾濱松花江索道廣場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盛宴,“大紅雙巴 魅力啟程”喜迎亞冬...
近日,由東疆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指導,全球租賃業競爭力論壇、東疆租賃研究院和中國·東疆租賃產業(人才...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