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幾天,一則關于“為返工兩湖北男子步行7小時去上班”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
這幾天,一則關于“為返工兩湖北男子步行7小時去上班”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京廣鐵路湘鄂交界處鐵路警方在巡邏時發現轄區內有兩名形跡可疑的男子正在順著鐵路往偏南方向走去。
疫情當頭,全國人民都在家里隔離防疫,正常人誰沒事在鐵路上瞎轉悠呢?
民警調查后,原因讓人哭笑不得——因為他們要回去上班!
兩男子都是湖北人,因趕著回去深圳上班,而湖北境內又交通停運,不得已順著鐵路試圖走到岳陽車站去坐火車。到被民警發現時,他們已經走了7個小時了!
盡管對兩人艱苦奮斗的精神感到敬佩,但是生命大于天、防疫才是頭等大事,民警將兩人帶回了就近防疫站,經檢測沒有異常后,對兩人進行了勸返。
辛辛苦苦走了這么久,結果還是得返回。這就很悲催了,不過更悲催的還在后面——他們走了7個小時,但是方向走反了!!!
還有一位大哥更猛,竟然用木盆橫渡了長江!
這位大哥也是湖北人,但是在九江工作,由于九江長江一橋、二橋都實行了交通管制,所以才劃木盆過江,民警對其危險行為進行教育,這位大哥已返回湖北。
看到這里,我們不禁要感嘆一句——人民群眾的智慧果然是無窮的。
但是在哈哈一笑的同時,我們不禁也要思考了,為啥大家要這么折騰,冒著生命危險去上班呢?
前段時間,有位小哥的話,讓人一語淚崩——感染致死可能性2%,不開工‘致死率’是100%。
觀察者網作者王文在高鐵站,問一位回京復工的小伙子,“路上可能感染,為何還急著回來?”小伙答道:“感染致死的可能性才2%,不開工‘致死率’是100%。我都快窮死了。”
是啊,在很多人看來,病毒的致死率大約2%,而且確診了國家還包醫藥費;而沒錢的話致死率100%,沒商量。
沒有經營、沒有工作,就意味著沒有收入。但與此同時,還有人力、房租、物業、稅費等固定成本需要支出。
“每天一睜眼,就是幾十萬的消耗。”本就脆弱的中小企業,此時更是不堪重負。疫情之下,無數老板徹夜難眠。
調查顯示,85%企業撐的家底不過半年。《中歐商業評論》于2月5日發布的“清華、北大聯合調研995家中小企業”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29.58%的企業2020年營業收入下降幅度超過50%,58.05%的企業下降20%以上。從現金流來看,34%的企業只能維持1個月,33.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17.91%的企業可以維持3個月,只有9.96%的企業能維持6個月以上。
現在,已經有一批企業扛不住了。2月6日晚間,知名IT培訓機構「兄弟連教育」創始人李超,在其微信公眾號中發表《致兄弟連全體學員、員工、股東的一封信》,表示因受疫情影響,即日起,兄弟連北京校區停止招生,員工全部遣散。
兄弟連成立已有13年,創始人李超本來還雄心勃勃地計劃在節后打一個翻身仗,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一場疫情下來,壓垮的不僅是他的公司,還有他的員工、他的家庭也受到深受其累。
圖片來源:李超公開信
個體戶更是獨木難支,上有耄耋之年的老人需要贍養,下有年幼的孩子需要撫育,但家中唯一的收入來源卻被切斷。
還有無數普通的勞苦大眾,不會使用互聯網的他們,甚至都不能在網上發出自己的聲音。
過年那陣,是疫情擴散最快的時候,但是即使知道危險,即使明白街上其實并沒有人,有位老大爺卻戴著口罩上街賣糖葫蘆。便宜到一元一個,可惜還是無人問津。
在被街上的巡邏員勸退,老大爺收攤時,也是小心翼翼地一個個摘下。那對待珍寶一樣的小心態度真讓人心疼。
《我不是藥神》里說過一句話——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
所以,即使是疫情當頭,還是有很多人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回程之路,盡管病毒危險、盡管路途艱難。
但是,我們在回來的路上,又發現一個重要問題——為啥回城的路會這么難?
為了阻礙人員流動,有的地方直接發動了挖掘機封路。
有的地方發動村民搬來大塊石頭,堆積攔路。
有的地方看到湖北車牌連服務區都不讓進,導致一個卡車司機在高速公路上流浪了20多天。
這位大哥因為高速路不讓下、服務區不讓進,只能呆在車上不斷地流浪,有時候開著車都能快睡著了。勞累過度的他只能通過用手打自己的臉讓自己清醒。
除此之外,還有種種更奇葩的規定——比如昆山、安徽等地,本地沒買房的人一律遣返;再比如在無錫,要斷水斷電,租戶不得進入小區;還有四川一個小區,租戶進入要交50萬元的保證金.......
種種看似“硬核”,實則“冷血”的方法,不僅讓我們要問了——真的有必要嗎?
強行封路、強行與外界隔絕的方式,阻斷的遠不僅僅是我們返程的腳步而已。
比如無數動物們,因為交通封閉,物資運不過去,它們只能一天天地餓死。
甚至人的生命健康,也受到了威脅。很多地方由于封村封路,遇到需要急救的病人時,救護車被不得不堵在村口。
一位山東省平度市人民醫院的急診科護士稱,她在最近一次進村急救時,因為村里用樹枝堆阻擋了道路,她不得不和同事一起下車清理路障,“別病毒沒到,人就不行了”。
更不用說,那些運往疫區的醫療物資、運到每個人手中的口罩消毒液,也因為非理性的封村封路,導致物流不暢,而遲遲不能及時送到了。
這是短期的影響,長期來看,全國人民的生活物資會出現短缺現象,同時收入也難以得到保障。
有官媒評論,這些看似硬核的“一刀切”方法,實則是一種懶政。
是啊,難道關起門來就萬事大吉了?難道我們就不要日常生活了?我們的飯碗就不要了?非得一夜回到解放前,才能抗擊病魔嗎?你要明白,最后這個代價是誰來扛?
國家已經做出研判——
2月11日,國新辦就切實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舉行發布會。
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做好“兩條線”作戰的準備:“一條線”是抗擊疫情前線,主要任務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另一條線”就是經濟發展前線,主要任務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降低疫情帶來的影響,特別是要為抗擊疫情前線提供充足的“武器”和“彈藥”。這“兩條線”都很重要,互為支撐,缺一不可。
......
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在國家強有力的系列舉措下,目前疫情除了湖北之外,其他地方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新增確診病例數連續下降,大部分城市具備有序復工條件,截至2月11日,20個省市每萬人確診人數低于0.1人,確診病例為個位數的城市占47%,確診病例50人以下的城市占87%。
所以,只有物流通了,只有經濟生活穩定了,我們才有更充足的底氣支援疫區、抗擊疫情。那些用力過猛的防控,是時候反思了,需要采取更有效、更科學的辦法。
防疫情與抓經濟,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一方面,保證公路貨物運輸的暢通,禁止各地封路斷路的極端行為;另一方面,杜絕“一刀切”現象,按照城市疫情程度、產業不同性質科學分類、精準防控,比如在疫情嚴重區域,企業要延緩復工,在疫情控制住之后再復工;但在沒有疫情或者疫情較少的情況下,我們完全可以在做好隔離措施的情況下,有序進行復工復產。
憑借我們強大的技術實力,全國一盤棋的團結合力,我們既能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也能打好經濟保衛戰!
1月9日至10日,由數央網、數央公益聯合眾媒體共同舉辦的第十四屆公益節暨2024 ESG影響力年會在...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