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4日,優酷原總裁楊偉東因經濟問題,正在配合警方調查,阿里影業董事長樊路遠將兼任優酷總裁。
“事情發生的太突然。”
12月4日,優酷原總裁楊偉東因經濟問題,正在配合警方調查,阿里影業董事長樊路遠將兼任優酷總裁。多位阿里大文娛員工對網易科技表示,“我們也是今早10點剛接到消息,此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楊偉東會出事,所以很多員工其實都是懵圈的狀態。”在該消息也被放出前,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巴巴集團公關委員會主席王帥飛到北京,剛和各業務負責人開完會。
曾在8、9月份,有多個消息源對網易科技透露,“楊偉東或將因業績不佳被彈劾。”據網易科技獨家獲悉,阿里對楊偉東的調查已經進行一段時間,而世界杯和《這!就是…》系列綜藝幫忙為其續了半年的命。
目前,尚不清楚楊偉東所涉經濟問題的詳細情況,但據《財經》報道,楊偉東此次涉嫌貪腐的項目主要集中在優酷于2018年推出的“這就是”系列綜藝,主要是關于綜藝項目的收支問題。
從2013年楊偉東受古永鏘之邀進入優酷土豆分管土豆網,到2017年11月擔任阿里大文娛第一任輪值總裁,既非優酷元老,也非阿里元老,但楊偉東的升遷速度曾讓一優土、阿里員工望塵莫及。因此,他也被行業里的人稱為“視頻圈最傳奇的職業經理人。”
但這位傳奇的職業經理人也沒有把阿里大文娛“帶飛”。
視頻圈最傳奇的職業經理人
2004年3月,古永鏘將籌集的300萬美元投入創辦視頻網,2年后優酷正式成立。在此期間,樂視網、土豆網、56網、酷六也相繼上線,成為中國視頻網站第一批元老。四年后優酷脫穎而出并在2010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就在優酷為上市做努力的日子里,楊偉東也在為從諾基亞底層升任至諾基亞大中國區市場營銷總監而奮斗著。在優酷上市一年后,楊偉東開始全面負責諾基亞大中國區品牌。不久后,楊偉東離職并聯合陳礪志、胡海泉創立麥特文化,任首席執行官,主攻娛樂和青年文化。在他步入文娛圈,積累人脈的同時,優酷土豆也完成了合并成為當年視頻業的老大。
2013年03月,受古永鏘邀請楊偉東加入優酷土豆,成為優酷與土豆合并之后引進的首位高管,并先后擔任優酷土豆集團高級副總裁、土豆總裁,這一年也是淘寶十周年,在淘寶是周年慶典結束后,還在支付寶的樊路遠和彭蕾、井賢棟、胡曉明一起,拿著超大垃圾袋默默收集觀眾留在座位上的一次性雨衣,而俞永福依舊但任著UC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這一年騰訊游戲宣布與株式會社集英社、萬代游戲達成戰略合作。此舉成為騰訊宣布泛娛樂戰略以來最為重要的落地環節。
楊偉東加入兩個月后,古永鏘對集團進行BU化改革,其中時任優酷總裁的魏明全面負責優酷的內容、市場和產品開發團隊;而楊偉東任土豆網總裁,全面負責土豆的內容、內容營銷、市場和產品開發團隊。二人分別向公司董事長兼CEO古永鏘匯報。不過在外界看來,相比優酷是古永鏘的親兒子,土豆是2012年合并過來的,更像是古永鏘的干兒子。
但在隨后在優土合并后的整合中,楊偉東得到了古永鏘的信任,并很快上位。2015年,也就是在阿里宣布收購優酷土豆一個月后,優酷、土豆兩個BU合并,楊偉東和魏明擔任優酷土豆BG聯席總裁。此后不久,楊偉東則升任合一集團總裁,負責優酷、土豆、來瘋等相關平臺業務,匯報給合一集團董事長兼CEO古永鏘。2007年就加入優酷的魏明去美國學習,早在優酷土豆合并之初就嘗試拋售股票的劉德樂退居二線,合一影業CEO朱輝龍離職。
三年前,楊偉東在諾基亞一路升任至諾基亞大中國區市場營銷總監,三年后,從楊偉東就優酷的的邊緣地帶走向權力中心。而隨著2016年6月阿里宣布成立阿里大文娛板塊,創始人古永鏘的淡出,楊偉東成為優酷的接棒者。
據媒體報道,原阿里大文娛輪值總裁俞永福對楊偉東青眼有加,并表示自己與楊偉東共進退,“偉東下課之時就是永福退休之日”。于是在6月俞永福任阿里文娛大板塊事業領導小組組長之前,楊偉東已經在一系列密集的人事調整中脫穎而出,俞永福則給楊偉東的權力版圖內加上了阿里音樂CEO的職位。
楊偉東阿里三年起伏記
阿里大文娛自2016年成立以來,曾換過3任掌門人:俞永福、楊偉東和樊路遠。2017年11月被譽為阿里“太子”的俞永福被“出走”,2018年12月,被譽為視頻圈“常青樹”和少帥的楊偉東因經濟問題被調查。
阿里大文娛的似乎成了一塊燙手的山芋。
“阿里大文娛是馬云的一塊心病,馬云也知道不好搞。”多位阿里大文娛內部人士對網易科技表示,在楊偉東管理期間,阿里大文娛還是能看到一些起色的。“因此,本以為楊偉東是地位會繼續穩固下去,結果居然是目前看下場最慘淡的。”
“其實說白了就是業績不好,楊偉東在任期間雖有起色,但還是太慢了,而且對比起騰訊在文娛產業上的成績,阿里大文娛被落下的越來越遠。"上述內部人士對網易科技表示,而眾所周知,馬云對于娛樂產業一直心重視,他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未來阿里巴巴只做兩個H:娛樂(Happy)和健康(Health)。
理工科出身的俞永福,在高德、UC等案例上,可能是個成功的整合者,被馬云給予了很高的希望,但在等待了一年之后,擅長資本和產品的俞永福似乎對文娛并不來電,最直的體現是數據并不好看財報。
回顧俞永福再任期間的財報,數娛業務的收入一直未有增加,而虧損卻連續增長。而從去年的阿里Q3季度財報看,阿里電商業務收入為464億元,占總收入84%,而數娛業務收入46.98,同比增長33%,虧損為33.88億元,去年同期虧損為22.47,虧損擴大的絕對值(11.41億)基本已與營收增長的絕對值(11.9)持平。
俞永福的辭任,意味著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云與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對大文娛的業務進展并不滿意。
于是拯救阿里大文娛的重任落到了楊偉東的身上。楊偉東也做了多項嘗試,以優酷為例,除了拿下世界杯獨播版權外,還瞄準青年文化推出《這就是街舞》和《這就是機甲》、《這就是灌籃》的《這!就是…》系列超級網綜的產品線,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和口碑;在網綜方面,優酷推出了今年大爆劇《鎮魂》。
但反饋到財務上,阿里大文娛的虧損不僅沒有停止還有增大的趨勢,整理阿里過去一年的財報發現數娛業務分別虧損48.05億元,42.9億元,35.41億元,38.28億元。
具體各個業務板塊上,淘票票依舊虧損著,優酷依然難超愛奇藝、騰訊視頻,音樂難超騰訊音樂,影業上因為電影頻繁的撲街,直接轉型做“基礎設施建設”。“絕不做游戲”的阿里游戲也因起步晚也掉隊。
反觀騰訊在大文娛方面的成績,網絡文學有上市的閱文集團,騰訊音樂即將赴美IPO,游戲上與網易兩分天下,貓眼與微影合并后也占據在線票務的絕大部分市場。在動漫領域,騰訊動漫擁有PC站、騰訊動漫APP等產品,還投資了B站及10家動漫公司,在短視頻直播領域,投資了虎牙、斗魚、快手等行業領先企業......
阿里大文娛到底怎么了?
除了業績外,阿里大文娛布局廣泛面面俱到,也使得整合起來難度加大。
縱觀阿里大文娛的軌跡,繞不開一個關鍵詞——投資、收購。在2014年6月,阿里宣布對UC進行全資收購;7月,阿里將高德地圖并入移動事業群。此外,阿里還通過投資、收購等方式布局內容以及文娛行業,2014年6月,阿里收購文化中國之后成立了阿里影業;2015年3月,收購的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合并組建了阿里音樂;2016年1月,九游正式宣布更名為阿里游戲,2016年的4月正式完成,優酷土豆最終成為阿里的全資子公司.........
組建文化娛樂集團之前,阿里在泛娛樂領域的布局多而且雜,各個業務線各自為戰、缺乏協同,而且戰略方向模糊不清。在俞永福全面接手后,提出了做文娛產業基礎設施的提供方。“文娛在中國是一個看似是很大但實際還很小并且處于分散階段的產業,誰能幫助產業進行升級就能帶來增量。”在去年6月份的上海電影節上,俞永福正式對外宣布:阿里大文娛的定位是做產業基礎設施,完成對用戶、內容和商業三大產業的基礎設施升級。
而這也意味著,阿里巴巴是希望通過搭建平臺,吸引更多、更好的內容到自己的平臺上來獲取流量和用戶,從而弱化了內容創作。
隨后,俞永福又開始“排列戰略陣型”,在去年9月19日舉行的現場娛樂事業群成立發布會上,俞永福宣布,大文娛形成了3+X的業務矩陣,“3”分別是大優酷事業群、UC事業群和垂直事業群,X包括阿里影業、阿里音樂、阿里文學等獨立縱隊。
對于當時的整合成果,俞永福表示,大文娛到現在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整個業務的戰略部署,這個戰略部署核心就是將原來平行站的所有業務,變成了有先有后的陣型。
同時在俞永福任職期間,在2017年上海的優酷秋集活動上,俞永福曾公開表示,阿里對于文娛產業絕不是在玩票,“它是我們非常非常嚴肅的一個十年以上的戰略。”因此阿里大文娛以“富養女兒”的心態做內容。此外,過去一年阿里文娛對優酷堅持“投入無上限”的原則,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優酷在這場視頻網站燒錢來用內容搶奪會員的戰役里取得勝利。而在2017年底張宇(語嫣)掌管阿里音樂并成立現場娛樂事業群后,也放言“音樂要富養”。
不同于阿里的平臺戰略,騰訊在沒有架構調整之前,IEG以IP為核心,輻射四大業務:騰訊游戲、騰訊文學(核心閱文集團)、騰訊電影(騰訊影業,企鵝影業,B站,斗魚直播等)、騰訊動漫。這四大業務相互協作,自上而下進行產業的整合。以為IP核心,騰訊把文學、動漫進行孵化,衍生出網綜、電視劇、電影、游戲的IP,同時借助游戲和電影/網劇進行IP的變現,在騰訊視頻和直播短視頻平臺進行分發,實現了從IP生產、孵化、變現的一站式生態。
曾在2013年,騰訊游戲宣布與株式會社集英社、萬代游戲達成戰略合作。此舉成為騰訊游戲宣布泛娛樂戰略以來最為重要的落地環節。在此之前,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副總裁程武就稱,所謂騰訊“泛娛樂”戰略,是以IP授權為核心,以游戲運營和網絡平臺為基礎,展開的電影、音樂、動漫等多領域、跨平臺的商業拓展。
“發展路徑不同,戰略也不同,未來誰優誰略暫不可知,但現階段,閱文集團上市,騰訊音樂也將赴美IPO,而游戲早已成為騰訊的核心收入業務。”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認識對網易科技表示,但在賺錢這個部分,此前的騰訊IEG已經走到了阿里大文娛的前面。
“騰訊是在適度協同的前提下,無論是游戲、音樂、視頻還是文學子業務業務強調各自的專業化發展,有著清晰的商業模式與戰略思考,而阿里大文娛組建后,形成了一個松散的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但又過于強調整個文化娛樂集團的一體化協同。”上述文娛行業投資人認為這是阿里和騰訊在文娛布局上最大的不同。
“大文娛是給大家帶來快樂的,我們給大文娛的時間是11年,中國有好多人都不開心,目前阿里大文娛沒有賺錢的目的。”對于阿里大文娛,馬云在湖畔大學的演講中這樣談到,但當明年馬云退休,財務出身且務實派的的張勇上臺時,大文娛該何去何從?
2025年4月16日,上海——全球領先的支付服務與金融基礎設施提供商Stripe今日宣布,與騰訊進一...
3月19日,騰訊(00700.HK)發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指出,2024年全年方面...
站在“下一個十年”新起點,今年的烏鎮峰會全新設立“世界互聯網大會杰出貢獻獎”,設置社會貢獻類、創新突...
借助遠程操控和機器人技術,基層患者不必長途奔波即可享受頂級專家的精準手術治療,同時基層醫師通過全程觀...
2025年新年伊始,國內軟包龍頭孚能科技(688567)繼披露實控人變更進展暨復牌公告后,又迎來了新...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