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9日午間消息,聯想集團近日公布2018/19財年第二財季業績報告。
11月9日午間消息,聯想集團近日公布2018/19財年第二財季業績報告。報告顯示,集團業務本季度營收133.8億美元,同比增加14%;公司第二財季稅前利潤達到2.13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78億美元,增幅約六倍。報告期內,聯想股東應占利潤增至1.68億美元,環比增加9100萬美元,同比上升2900萬美元。
結合歷史數據,聯想已連續三個季度實現同比雙位數的營收增長,并在本財季創下四年內最高季度營收水平。
財報公布當天,聯想在聯想集團北京總部與新浪科技等媒體進行業績溝通。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聯想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蘭奇、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熟悉財務官黃偉明、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數據中心業務集團中國區總裁童夫堯、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全球首席戰略市場官喬健出席會議對業績進行說明。
在溝通會上,楊元慶表示,聯想的三項核心業務都實現了非常強勁的增長,利潤得到了改善。
財報顯示,聯想智能設備集團本季度營收118.4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10%,其中主要增長來自于PC和智能設備業務。該業務第二財季貢獻營收102億美元,同比增長18%,同時也是相關業務季度收入首次超過100億美元。而PC業務單項增長速度也達到了20%以上。
同時,聯想方面也在對外的官方消息中披露,摩托羅拉在全球實現經營性盈虧平衡。楊元慶在媒體溝通會上進一步介紹,在中國以外,相關業務第一次實現正向盈利。
楊元慶表示,在開始實施專注策略之后,聯想的移動業務已經得到大規模改善。摩托羅拉在中國以外的業務,第一次在季度數據中出現正盈利。
此外,楊元慶還表示,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在驅動云計算、邊緣計算,以及推動傳統IT發展方面連續五個季度保持了高速增長。本財年第二財季,數據中心業務同比增長58%以上。
楊元慶表示,聯想在傳統IT和高性能計算的基礎上,正在擴展支持云計算的超大規模計算技術基礎架構,同時發展超融合技術,應對互聯網發展的新變化。他相信,DCG業務隨著規模擴大,盈利也會進一步改善。
此外,楊元慶介紹稱,聯想也在孵化智能垂直行業的解決方案,包括智能制造、智能零售、智能教育、智能醫療四個重點方向,通過服務的方式,將以上領域的解決方案付諸實踐。
楊元慶表示,聯想的愿景和戰略非常清晰:成為智能化時代的引領者和賦能者。戰略方面,則通過驅動智能物聯網、智能基礎設施、智能垂直行業解決方案實現。他表示,通過該戰略,不但能夠讓聯想的短期業績得到改善,在中長期看,都具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以下為媒體交流實錄,新浪科技整理:
媒體:實體經濟毛利一直都很低,有沒有覺得做實體經濟的話會比較累一些?
楊元慶:沒有,我們也有很好的盈利,這就是我們這個行業的業務模式。像PCSD 5%,PC還有5.4%的稅前利潤,我覺得都是相當可觀的盈利。當然我們也在積極的拓展新業務,比如說我剛才講的垂直行業解決方案,還有我們會把服務業作為一個重點。
服務業的范疇一個是計算機的保修,其次是設備即服務(DaaS),從銷售硬件產品變成了銷售服務,我們現在在亞太嘗試著,比如說企業里面有很多的員工要買耗材、紙張、筆墨,就像自動售貨柜一樣放到企業里面去,提供服務,都把它變成一種服務的形態。
當然,針對于互聯網消費類的東西,我們也在加強這些方面的服務。中國的手機業務,來自于服務的收入也是彌補盈利的非常重要的手段。我們現在在日本、巴西也都在開展互聯網的服務。比如說,游戲、音樂、Video等等這些方面的服務。
我們在歐洲有一家公司叫Medion,實際上它在歐洲給手機的用戶提供了虛擬運營商的服務,也提供音樂、視頻方面的服務,加起來接近7億美元的收入,僅僅是一個季度。
媒體:聯想對中國手機業務的期望是什么
劉軍:中國手機的市場并不是很好,開始是負增長。但手機對于聯想是一個戰略性的業務,我們宣布了聯想品牌到中國市場回歸,這實際上是一個長期的計劃,因為我們把手機看作最重要的產品,我們一定會長期地投入,把它做好。而且我們有很好的基礎,我們有很多IT技術以及這么多年供應鏈的技術。
短期來講,我們是非常專注于產品的,旗艦產品是Z5非常轟動。我們準備在雙十一推出另外一款旗艦產品,Z5 Pro,滑蓋的全面屏產品,這款產品的預約已經達到了50萬臺,所以是非常好的產品。
我們的想法是,心無雜念,專心把產品先做好。
媒體:對于聯想手機來說,良心優品的定位,會不會造成高端化轉型的困難?聯想手機未來會不會像高端化轉型?
劉軍:我們把智能手機作為SloT 2.0(智能物聯網2.0)戰略里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在做手機定價的時候,我們更看重的是手機后續跟客戶的互動以及為客戶提供服務的收益。
我們在前期硬件的定價就給了一個很好的價錢,整個邏輯和哲學跟別的廠商不一樣的。
重新回歸的新模式,一開始我們就想得非常清楚,而且是長期性的想法。手機是我們拓展客戶的載體,我們需要長期的服務這些客戶,這是我們一開始想的非常明白的,跟其他的友商可能不是完全一樣。
高端化這個問題我的的答案有點模糊,我不想有誤解。我們推的第一款產品,Z5是一個最黃金點的產品,我們推Z5 Pro的時候,我們的定價將近2000塊錢,比Z5要高一點。
未來,隨著產品組合變多以后,我們會持續的推出標準產品,在明年的時候你會看到各種高端的產品。但是,并不意味著我們會放棄主流。
楊元慶:只會加強,手機是我們長期的側重,在開始盈利,業務健康之后,我們肯定會在創新、渠道建設、品牌建設等方面持續投入。我們現在在研發實驗室里面,有很多很好的產品,在明年年初的時候會跟大家見面。
劉軍:補充一下,因為高端商務人群也是我們的目標客戶群體,我們已經啟動了相對于他們的產品開發。我們對手機做了一個非常長期的計劃,會一步一步執行到位。
媒體:聯想和NetAPP組建合資存儲公司的進展如何?在收入和業務上,接下來會不會在財報中有所體現?
童夫堯:團隊現在正在組合當中,好消息是現在正在公司進行最終的注冊。今后所有的NetAPP團隊會加入到合資公司,會跟聯想的團隊一起組成雙銷售出路和雙品牌戰略。
NetAPP高端技術在于它的存儲能力、數據管理能力,因為這個合資公司最大的亮點是將會有自己的研發中心,我們會對中國的客戶量身定做,設計專用的解決方案和技術。
楊元慶:NetAPP對聯想數據中心的業務還是意義重大,當然聯想數據中心的業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我們開展這個業務的時間也不長,但是這塊業務在過去這段時間是下降的?
下降的原因在于,云計算在升起,現在企業不買這個服務器,而是直接買云計算這種。所以,還有的企業,不僅僅是互聯網的公司,包括傳統的企業,在上新的業務、應用的時候,它都會考慮云計算的方式。
所以,這里面對聯想就提出比較大的挑戰:
挑戰一:我們就忍受這樣的下降。
挑戰二:我們更加進取地做云計算公司的設備或者基礎設備的提供商。
需求是不一樣的,你要給亞馬遜、微軟、BAT提供,你必須要有克制化的能力,你必須要有競爭力的成本。
另外從技術的角度,傳統的基礎設施是分的很開的,但是在云計算時候的話,更多的是超融合,所有的這些東西都是軟件定義的。所以,我們在過去的這段時間其實是在補課,把這兩個課都補上:
第一,超大規模計算中心的設計和市場銷售能力。
第二,超融合技術和市場銷售能力。
幸運的是大家已經能夠看到,在這兩個領域里面,在過去的幾個記錄里面,我們都是超高速增長。
過去我們只有兩個引擎,傳統的計算中心,超級計算機,尤其是現在人工智能需要超級計算機,我們在這個領域里面是很強的,超級計算領域我們是全球第一,全世界最先進的科學院所,前25名里面,前22個是我們的客戶。
過去我們是這兩個比較強,現在我們正在加強另外兩個引擎,就是超大規模計算中心和超融合的技術。
但是剛才講的,即使在我們傳統的數據中心里面,我們強的也只是服務器,我們過去的存儲比較弱,網絡也比較弱。而這兩個領域里面,其實利潤比服務器還要高。
所以這樣就使得競爭相對來說處于一個劣勢。我們在和NetAPP合作,我們在海外叫合作,在中國叫合資,之后使得我們存儲產品的覆蓋擴大。所以這個就會大大加強我們在數據中心這塊的競爭能力,不斷能夠增長,而且能夠帶動我們的利潤,用戶所需要獲得市場的覆蓋。
媒體:聯想在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三塊是怎么規劃比例的,尤其是混合云。
童夫堯:我覺得現在大量的中小企業的私有云是上公有云的,未來是一個趨勢。但大家也不要忘記,未來還有一些傳統企業,金融、保險政策,大型制造業還有能源,其實是以私有云和混合云為主的。
現在聯想自己的業務技術是非常領先的,基于私有云云平臺的解決方案、管理都是自己開發,因為我們自己產生這樣的軟件,已經廣泛的應用到整個私有云的混合云過程當中去。
今后在私有云和混合云上,我們會繼續加大投資。
楊元慶:中小企業可能更多的采用公有云,但是中大型企業一般來說都是混合云,尤其是傳統的核心業務,可能還是得用私有的方式來運營。但是它的新應用,尤其是互聯網新的應用,才會采用公有云的方式。
媒體:基礎軟件服務這方面的業務如何?
楊元慶:智能垂直行業解決方案是我們推進智能化的重要方面,這就是整個先有了解決方案,然后再有了服務。
我們是剛剛起步的階段,去年我們大數據團隊做了近1個億人民幣的生意,今年我們的目標起碼要3倍的增長??梢钥吹剑覀兩蟼€季度在這個領域里面,一個季度有2000多萬的收入。
這些都包括在了服務的業務里面,但我剛才講的最后這一部分,現在還是一個孵化階段,剛剛開始起步。
童夫堯:剛才的服務,還有一部分,我們叫做數據中心的運維,其中涉及到數據設計,建造和日常的運維,這是大部分。另外,提供自己的遷移,IDG的雙活等等一系列是我們現在在不斷地推進的。
楊元慶:大數據和垂直行業的解決方案,去年我們1300萬美元,接近1個億人民幣,我們上一個季度在這個業務上是1760萬美元。當然,服務的范圍很大,這些全都是在我們服務的里面,我可能沒有講全。
媒體:經營費用在營收中的占比最近三個季度持續下降。公司是如何控制經營成本的?更多的控制出現在哪些方面?
蘭奇:經營費用占比下降主要是兩個原因,一個是營業額增長,而我們的費用沒有增長,所以就下降了。
第二個,移動業務,我們大幅度的消減了費用,所以它的費用大幅度的減少,其他我們沒有消減其他任何地方的費用。
移動業務費用削減更多來自于團隊優化,但主要都是在海外,沒有在中國的。
楊元慶:只是在海外減了費用。另外我們比較專注于有限的市場上,我們在市場收縮上節省了大量的費用。
媒體: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和人民幣近期的匯率波動,對于聯想業績有什么影響?
黃偉明:匯率對我們確實是有一些影響,說一些影響比較大的地區,包括在拉美年比年有20%的下降,但是從集團這來看,我們有兩個對策。
第一個,我們基本上是一個集團的政策,我們都會做對沖,除非對沖的費用是特別特別大的。
第二個,由于貨幣貶值,價錢的調整或者費用的控制等等。所以你可以看到,除了拉美,實際上匯率下跌最大的地區,影響是受到控制的。
媒體:智能手機業務在智能物聯網戰略中具體的作用和地位是什么樣的?如何配合和推動這個概念?
劉軍:智能手機我們看成物聯網的一部分,事實上物聯網的特性它都具備,比如說它一直跟云端相連,后端的服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也有越來越多的內嵌入AI的技術,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認為它是其中一部分。
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因為它的體量很大,因為SloT的整個體量非常大,比手機要大很多,但是它很碎片化。其中你要拿出一個單品類最大的,仍然是智能手機。
目前我們有兩個品牌,摩托羅拉和Lenovo Phone。Lenovo Phone目前只在中國,以及我們剛剛宣布進入的印度市場,我們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專注于這兩個市場。由于兩個品牌都在中國市場銷售,所以我們整個的成長率是兩個品牌加在一起。
對于其他項目,我們取得了不錯的進展,除了宣布了我們的策略以外,我們其實在正在進行雙十一的促銷平臺上,我們的智能物聯其他產品,有三個產品已經在榜單的前五名了,一個是我們的看家寶智能攝像頭,第二個是我們剛剛發布的智能門鎖,反響非常好,已經是單品類的前五名了。第三個是我們的智能手表,我們叫Smart Watch,這個手表累積從發布到現在,是第二代產品了,我們已經銷售了100萬臺,所以這三個品類是我們比較重點的品類,也是現在開始發力。
媒體:在智能化方面,聯想還有什么其他的變革?聯想在智能化方面的戰略重點和研發重點是什么?
楊元慶:聯想的智能化和中國市場上看到的其他公司都不一樣,我們是通過三個業務來驅動智能:
業務一:智能物聯網,會有越來越多的智能終端出現,PC,包括讓PC更智能,讓PC更能Smart IoT,這其實也是一個。
因為過去PC不是永遠在線,談不上SIot,當然還有很多的方面,包括手機,當然了還有更多新的設備,智能音箱、智能顯示也好,AR、VR這些東西,當然更多的智能終端將來會出現在商業的領域里面。
比如這次Lenovo Tech World上面的一些案例,陜西鼓風機廠、摩拜、蔚來汽車等都采用了聯想的解決方案,可以讓設備一直在線聯網,讓這些設備的數據可以被收集、被利用。商用設備除了設備本身更加智能以外,它所產生的數據讓設備本身更加智能。
我們剛才講的,聯想的第三個業務,垂直行業的解決方案,是它的一個輸入,是它所必須的一個需要數據收集的這些終端設備,其實包括了攝像頭等,這些都是屬于Smart IoT這一塊,所以現在這個事,劉軍他們就是在瞄準這個方向。
第二,智能基礎設施。我們現在也是在用軟件的方式驅動基礎設施的智能化,使得基礎設施能夠更加高效的被利用,過去我剛才講傳統的數據中心,服務器、存儲網絡,分離的方式。
基本上是由應用驅動的,一個應用買一堆服務器,買一堆存儲、網絡,就為這一個應用而用。但是利用率非常低,10%以下,但是用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超融合的方式,可以使得數據中心的利用率上升到70%以上。
另外,人工智能少不了計算力,AlphaGo能夠下贏人類選手柯潔,沒有超級計算機是辦不到的,沒有超級計算機超快的運算速度是做不到的,那我們就是給人工智能提供計算力。
所以這個計算力是智能化時代的一個必須的基礎架構,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運算速度要求越來越快;第二個是計算力無處不在,所以這就是云計算加上邊緣計算所能夠提供給大家的,而我們所謂的智能基礎設施就是要能夠在高性能計算、云計算和邊緣計算方面都能夠提供的解決方案。
第三,我們要在有了數據,設備所驅動的數據,有了無處不在的計算力和更快速度計算力以后,有條件來驅動垂直行業的智能,當然這個垂直行業的智能還要有兩個工具,一個是大數據工具,你能夠收集、清洗、分析數據的工具,還要有一個先進的算法。
這些東西和行業的知識,過去行業的知識相配合才能夠產生行業智能。我們首先驅動的就是智能制造,因為聯想就在智能制造業上,我們知道制造業需要什么。
比如說制造業最大的難題是怎么樣能夠做到供需平衡,你能夠準確的預測需求,而且不僅僅能夠預測一個月以后的需求,你要能夠預測三個月以后的需求。過去都是人拍腦袋,大概未來要100萬臺這種情況的電腦,我根據這個把它拆解了再買零部件,相當復雜,而且不準確,準確連50%都不到。我們現在自己在聯想用機器預測13周以上的需求,已經比專家自己預測的要好10個百分點以上。
所以這就是我們在做的,未來像這樣的人工智能,對每個行業都會有影響,對每個行業所有的價值鏈都會有影響。我剛才只是舉了供應鏈的需求預測,實際上我們已經把它用在產品定義,我現在的產品怎么定義,我要從網上找數據,來看看大家喜歡我什么樣的產品,不喜歡我什么樣的產品,喜歡的原因是什么,不喜歡的原因是什么,對于下一代產品做出改進。
我們現在在服務中心里面,有服務機器人,在自動的回答用戶的一些問題。所以這些都屬于人工智能,我為什么用了兩個詞,一個是引領,我們自己要做的最好。
第二個是賦能者,我們要把學到的東西能夠幫助其他的企業做的更好。所以我們更多針對的是行業智能,垂直行業的智能來看。包括無人商店,也算是一個智能化的解決方案。這里面刷臉的技術,現在市場上談的比較多,但我們把它做成完整的智能零售解決方案,將來可能給零售業提供支持。
但在一開始,我們會專注于有限的行業領域,基本上我剛才講的,制造、零售、醫療、教育,我們重點就是在這4個方向上。
媒體:聯想業務的多元化會不會帶來不夠主業不夠聚焦的印象?另外,現在聯想正在轉型,如果對比一下的話,什么領域是聯想現在最不想看見的畫面。
楊元慶:不會,我們在組織架構上已經做了大的變革。運行一個業務和運行多個業務所需要的組織架構,管理的操作系統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過去4、5年的時間里面,我們下了很大的功夫,在重建聯想的管理系統。所以讓我們的管理系統更加適合多業務的運營模式。
蘭奇:SIot基本技術來自于PC的,現在我們可以看到有一些業務是分散的,但是在未來我們會加大領域把所有的業務整合起來。
楊元慶:Smart Iot技術的基礎是PC,我剛才講的鼓風機上面,其實也就是加一個PC或者主板,這都是我們過去的PC的基礎,現在的Smart Iot,其實很多都是嵌入式的,都是基于過去的PC和Smart phone,因為我們有PC的經驗,所以從這個地方延展出去是順理成章的。
喬?。憾椅覀兊臉I務一直就是由toB、toC構成的,即使在PC方面,toB業務也是63%。
楊元慶:這是聯想的優勢,所以我們更有條件做2B的業務。
媒體:聯想數據中心的業務連續高速增長的原因是什么?這種高速增長態勢還能維持多久?
童夫堯: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的情況,DCG業務是中國未來業務的一塊進步,它是重要的品牌,也是聯想最領先的技術。因此我們就可以看到,我們在利潤的改善方面,超過了7.3%,有所提高。
因此,你會看到,在業務增長的同時,我們的質量也在不斷地提升。其中非常樂觀的一點,我們的存儲業務增長了40%,成立了一個合資公司。我們在教育行業也做了,同時在金融行業和制造行業等等,也有布局。
第二,我們在軟件定義的領域,拿下了中國石油、蘋果等客戶。
另外,我們在高性能計算超算上,全球運算最快的500臺計算機里,中國就有117套。在智能解決方案方面,我們拿下了很多的成功案例。
另外就是云業務的一個服務跟云業務的增長。其實我們在傳統PC之外,我們在大力推動高增速服務,聯想也在從以往硬件的供應商變成是一個服務跟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因此我們給客戶提供的是一個全方位的服務,所以它實際上是在不斷驅動我們業務良性的健康成長。
媒體:聯想移動業務明年的市場目標是什么?
楊元慶:第一個目標,賺錢,能夠不虧錢。
第二個目標,在這些專注的市場上面,我們再去追求。重點的話,是美國和中國吧,當然我們可能是要不同的品牌和產品策略來驅動增長。
美國我們可能就會逐漸做盈利性的增長,而在中國我們還會繼續投資一段時間,而且我們會繼續驅動創新,我們希望能夠把握,像5G,一些新的顯示技術,這樣一些發展的機遇,能夠引領行業的潮流。
蘭奇:我們的第一目標就是要提升我們的盈利性,比如現在在拉美市場和墨西哥市場,我們是比較好,在美國市場是排名第四。所以,在增長這方面還是有非常大潛力的,在未來希望在美國市場能夠進一步加速增長。
還有就是中國市場提升我們的盈利性,在成本、支出、本地化這些方面我們也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重要的是,我們會把更多關注放在創新這一方面,我們會去跟蹤提供5G方面的解決方案,國內也會增加我們產品的組合的多元化,但是所有的這些都必須是以創新來驅動的。
本屆亞冬會以“冰雪同夢·亞洲同心”為主題,是繼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后,我國舉辦的又一大型國際綜合體...
此次大會由北京河南企業商會主辦,北京鶴壁企業商會承辦,河南在京13家市商會協辦,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
隨著深度探索公司DeepSeek開源大模型的推出,各行各業的眾多企業宣布接入DeepSeek模型,開...
Letsvan自2020年成立以來,專注于原創IP的孵化,運營和潮玩文化的推廣,現手握11個具有廣...
自2023年以來,平臺立足“傳播真實信息”理念,以“硬核科普”為主要傳播方向,推出《頭條講真的》項目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