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5月份開始搭團隊,定思路,8月份開始做產品,10月份正式上線。11月,國家開放互聯網保險文件發布。豆包網搶在了政策前面,開始了科技保險行業的開拓。
2015年5月份開始搭團隊,定思路,8月份開始做產品,10月份正式上線。11月,國家開放互聯網保險文件發布。豆包網搶在了政策前面,開始了科技保險行業的開拓。
豆包網是國內領先的在線保險服務運營商,致力于為保險中介機構、保險公司和用戶提供“職域營銷+智能運營”的綜合保障服務。創立之初,豆包網秉承著“美好生活,一起打包”的品牌理念,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彈性福利”為切入點,綜合了醫療保險與健康服務,擇優而選,為企業和個人提供貼心、快捷、全方位的健康保障服務。
2018年,豆包網戰略升級,通過科技賦能,自主研發了一站式中介SaaS系統,包括職域裂變,社會化營銷、智能客服、閃電理賠、大數據分析等專屬解決方案,賦能保險行業上下游,從而提升中介機構的互聯網營銷和服務創新能力。
“一個商業模式,它的成功與否,一個是看眼光,二是看效率。看準了方向就要快速解決問題。”說這句話的便是我們本次的采訪嘉賓,豆包網聯合創始人王慧哲。
休閑舒適的衣著,睿智溫婉的氣質,改變了記者對保險人一貫嚴肅沉悶的印象。是什么樣的契機讓她選擇了這一行業,一路走來又經歷了哪些挫折,收獲了哪些喜悅。帶著這個疑問,記者采訪了聯合創始人王慧哲,她向我們講述了豆包網的誕生、成長與發展。
站在消費者層面提升保險用戶感受度
從保險行業整體的走勢來看,近六年,是保險規模快速增長的進程,與此同時,互聯網保險科技也在快速發展。在保費規模上,中國在全球排名第二,保險行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看到這一行業趨勢,王慧哲和創始團隊等一群互聯網人決定要做保險行業。
王慧哲分析到,當時傳統保險行業長期以來在產品、銷售、服務等環節存在著很多痛點:在產品端,保險責任條款非常繁雜,文字專業嚴謹,而且條款本身也比較抽象,對于一位普通消費者來講,想要看透看明白非常耗費時間和精力,所以,簽署保險責任條款對于消費者而言,是一個比較高的門檻。
另外,保險代理人在產品銷售上有兩個痛點,一是過度銷售,二是無法標準化。我們經常會接到一些賣保險的電話,大家對這種銷售非常反感,這就是過度銷售,這種傳統的銷售模式沒有辦法快速觸達到客戶。另外,作為一個消費者個體,對于保險行業,我們都是不確定的群體。打個比方,如果我要向你銷售一個手機,我目測一下你的年齡、穿著打扮,我大概就可以知道你的消費習慣。但對于保險產品,我可以猜測出你的年齡,但我不知道你的收入和身體狀況,所以,在面對消費者時,無法確定個體的標準化,也沒有任何工具展示給他,這是銷售方面的第二個痛點。
服務端,理賠過程繁瑣拖延。在理賠的過程中,人們不知道哪一流程是可以操作的,哪一流程不需要操作,單據遞上去之后,看不到整個處理的流程,不知道會給賠多少,整個理賠過程是不透明的。
“看到了行業整個大的發展趨勢和規模,又看到行業里存在的痛點,于是我們就在想,我們能做些什么?我們能夠通過自己擅長的東西去解決這個行業的什么問題?”王慧哲向記者說到創辦豆包網的初衷,我們就想站在消費者的層面去提升保險行業整體的用戶感受度。
在服務上做技術疊加是豆包的核心所在
豆包網選擇在保險服務上做技術疊加,一是豆包網的初衷就是站在用戶角度去解決用戶體驗的問題,二是豆包網原始團隊在大數據領域已有多年經驗,利用大數據為保險服務做升級,這也是豆包的核心所在。
豆包網在技術上有著自身的優勢,但產品和數據還需要與保險公司進行合作,將資源的端口打開,然而這個過程并不容易。
“三年前,我們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是非常艱難的。我們要去和保險公司談合作,讓他們給我們開端口,對接我們的產品。當時我們帶著自己的系統產品,當然,那個時候的系統還沒有像現在這么棒,只是一個功能性的模塊,我們去跟PICC談,去跟平安談,我們去開商務會,在做金融行業的人看來,我們是一群互聯網人,和他們不對等。另一方面,他們覺得我們做這個行業這么多年了都做不好,你們門外漢還能把它做好嗎?”王慧哲向記者回憶到當時艱難的情景。
和豆包網合作的第一家保險公司是太保安聯,太保安聯由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和安聯保險集團合作組建,他們也是想突破常規做一些新的嘗試。所以,豆包網就和太保安聯有了這樣一個合作契機。王慧哲坦言:“在與太保安聯進行了一些合作之后,豆包的平臺逐步被打磨出來,后期我們走著走著發現,其實我們能夠做的事情還是蠻多的,我們通過平臺,通過用戶的感受,走進了企業”。
豆包最開始鎖定的是企業客戶,幫助企業HR去購買合適的團體保險產品和體檢產品。在構建產品之初,豆包就考慮到有沒有一個辦法,只花一次價錢,讓公司的員工在全國任何一個城市,去任何一個體檢機構門店都能夠進行體檢。
隨后,豆包打通了三家體檢機構:愛康國賓、美年大健康和慈銘體檢。這三家機構分別有著不一樣的特性,愛康的門店在北京有著非常廣的分布,覆蓋了大范圍的企業客戶;在全國范圍內,分布最廣的是美年,美年的店面甚至某個縣,某一個村都有,而且它比愛康的產品更廣更全;而慈銘更多的優勢是擁有篩查檢測癌癥的儀器。每個機構的擅長點不一樣,豆包則把它們結合到了一起。
豆包網會根據每個企業的員工布局和它特殊的需求,為其提供定制化的配比。王慧哲向記者介紹了之前做的一些案例: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企業高管對體檢要求比較高,那么它的高管部分的套餐就可以用慈銘的產品,普通員工則可以用愛康的。再比如,有一年,豆包與某乳業集團合作,這個集團有地推團隊,在縣城里都有他的員工,那該選擇哪家保險?考慮到店面覆蓋范圍,全國店面最全的就是美年。
科技賦能保險行業服務品質穩步提升
在2018年年初的時候,豆包網決定要做產業的升級,科技賦能保險中介服務。在王慧哲看來,豆包網整體的價值觀,其實就是行業的價值觀,豆包網要用更加開放的、分享的心態去做這件事。豆包網發展到現在,不再是簡單地通過自己的能量為用戶或者行業解決什么問題,而是要跟行業內的專注于做各個板塊的人一起攜手,把整個行業的升級做好,這是豆包現在要去做的事。
同樣是保險中介服務平臺,豆包網為什么敢拉起這個大旗,給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來做賦能?面對這樣的疑惑,王慧哲給出了答案,她認為,雖然豆包網從外部看上去好像和所有的保險中介大同小異,但實際上,說到核心還是基因問題,因為基因問題決定了我們關注什么,我們擅長什么。我們最擅長搭建服務運營體系,我們有挖掘數據的能力,這就是我們能為中介機構賦能的核心,無論車險還是人險、健康險、壽險等。
現在,豆包網已經與三十多家保險公司實現了對接,保證了大量產品數據和產品接口,并且,這些保險公司有一定的技術能力,在豆包網的幫助下,建立了自己的SAAS服務運營系統,能夠進行移動化營銷和數據挖掘,具有用戶畫像的分析能力,更有效的觸達和轉化。
面對保險中介在銷售規模滯漲、利潤增量不足、服務品質欠缺上的痛點,豆包網能幫助他們解決這些難題。首先,豆包通過SAAS平臺能夠幫助保險中介機構節省在產品、員工和其他很多方面的損耗,提升業管效率。第二,豆包網在中介SAAS平臺上有一整套從出單到保全、理賠的全流程服務。
“因為我們的中介合作伙伴足夠多,用戶量足夠大,已經累計了長期的品牌信譽,所以保險公司認為我們有能力承接這樣的事情,把理賠中的核賠權給到豆包,從而保證整個理賠周期的快速進行。”王慧哲說到,從保全到理賠,豆包網能夠幫助中介機構實時的進行在線業務管理,快速及時的理賠流程讓他們的用戶更加清晰。
現在,與豆包合作的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累計超過了100家,投保人次已經突破160萬,理賠報案數大約30余萬件。另外,用戶通過豆包推薦購買產品,錢是直接入賬保險公司和中介機構的,如果出現糾紛,豆包網會站在用戶端,幫助其進行咨詢、并協助解決,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用戶權益和隱私安全。
今年年初,豆包網完成了由中國最大的全球化母基金盛景嘉成領投的新一輪7500萬的融資,用于科技賦能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搭建更富有彈性的中介SAAS服務運營體系。
對于保險行業未來的發展和方向,王慧哲堅信,這個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一定會越來越好,現在,不論是太平人壽還是大地保險,他們都已經陸陸續續成立了互聯網事業部,或增設數據運營官,保險公司也已經意識到,未來發展必須要緊跟數據化的進程。
“實際上,保險公司本身就是個大數據的運營商,只是大家一直沒關注這一方向。所以,保險科技應該會讓這個行業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用戶對保險服務也會有一個非常大的認知升級。”王慧哲預測到未來五年科技保險行業的發展,“怎么樣能夠提高用戶的感受度和滿意度,這是保險公司、中介機構以及像我們這樣的科技型公司一致努力的方向,所以這個行業在分工專業化的大背景下,一定會越來越好。”
【本文為投資家網原創文章,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投資家網,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近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IDC Market Glance:中國AI Agent應用市場...
2025年4月18-19日,由投資家網、深圳天使母基金、深圳市天使投資協會聯合主辦的“AI覺醒 未來...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