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騰訊安全近日發布《2018上半年區塊鏈安全報告》。《報告》顯示,區塊鏈自身機制安全、生態安全和使用者安全三個方面造成的經濟損失分別為12.5億、14.2億和0.56億美元,共計高達27億美元。
區塊鏈消息
1、上半年區塊鏈因安全問題損失超27億美元
騰訊安全近日發布《2018上半年區塊鏈安全報告》。《報告》顯示,區塊鏈自身機制安全、生態安全和使用者安全三個方面造成的經濟損失分別為12.5億、14.2億和0.56億美元,共計高達27億美元。
2、臺灣“行政院”將召開跨部門會議,討論將虛擬貨幣納入監管
臺灣“法務部”因年底將進行防洗錢評估,建議將虛擬貨幣納入監管范圍,“行政院”計劃于9日召開跨部門會議就此事展開討論。
3、谷歌計劃開始運營區塊鏈項目
近日,谷歌正在與一家擁有區塊鏈BaaS(后端即服務)平臺的公司BlockApps合作,后續可能很快會開發自己的BaaS平臺。
4、區塊鏈熱潮在今年上半年一度走冷,人才市場回歸理性
據國際金融報今日報道,區塊鏈熱潮在今年上半年一度走冷,由于幣價下滑、融資降低,整個行業都處于低迷狀態之中,人才市場也自然回歸理性。ICOdata.io的一份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1月-7月,全球ICO融資額度呈現總體下滑的趨勢,同時,幣市的行情也低迷乏力。
5、非洲地區對比特幣的投資關注度越來越高
據媒體報道稱,比特幣搜索熱度自7月以來穩步上升,并在此次反彈高點時達到峰值,熱門搜索地區第一和第二分別為尼日利亞和加納,搜索熱詞主要是bitcoin、bitcoin price,說明非洲地區對比特幣的投資關注度越來越高,或將成為數字資產的另一個投資熱土。
人物觀點
1、北師大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區塊鏈思想傳播光靠自媒體是不行的
北師大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近日表示,在新聞傳播領域里面,有一個三年多以前開始流行的概念叫“后真相”。簡單的說,在今天的這個時代當中,人們對于真相的共識的形成,已經不能僅僅依據事實本身的表達作為形成社會共識的一個最重要的依據了。更大程度上比事實本身更重要的是,人們對于關系的認同,對于相關人群之間的情感共振作為參照性,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一種認同和共識。
很多人喜歡說:這個社會怎么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很難以達成一致。其實,這是社會進步的一個必然的一個階段。
今天,后真相時代的到來,不是社會本身出了問題,而是共識機制的形成出現了問題。在無數個人的這樣的一種單獨作用之下,所形成的真相難以形成大家的共識,而區塊鏈里面最重要的一個東西,就是共識達成的一種技術。
區塊鏈媒體其實通過今天這個會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一類是支持單位,是主流媒體;另外一類是協辦單位,是我們主流媒介相對陌生的,但已越來越多的成為這個領域最活躍的有生力量——自媒體。
這兩者之間的結合,在過去看起來是很奇怪的,而今天又是它的必然性。
區塊鏈這個概念,首先由協辦單位這類過去的專業機構以及專業機構之下的自媒體來進行傳播與宣傳,社會性的普及是由他們開展起來的。并且,完成了關于區塊鏈這樣一個概念、技術的初級普及與教育的過程,讓人人都知道有區塊鏈這個概念。
進入到社會的實際操作和實踐的時候,僅僅靠自媒體還是不行的。因為他們自己的“本位”,對于社會主體本身的陌生、隔膜,的確產生了很多溝通上的一些問題。再加上基于“本位”的一些炒作,或者有一些自媒體也好,機構媒體不負責任的傳播,造成了這個領域里面的諸多亂象。
2、Nervos聯合創始人呂國寧:“不可能三角”問題可通過“解耦”來解決
Nervos聯合創始人呂國寧近日表示,區塊鏈的設計從哲理上就存在一個“不可能三角”問題,即無法同時達到可擴展性(Scalability)、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安全(Security),三者只能得其二。現在包括比特幣、以太坊以及其他各種公鏈,在設計和實現當中,首先必須在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從自己的目標或者價值角度出發,在去中心化和擴展性之間選擇一個平衡點,做一系列的取舍。
一些新的公鏈項目試圖在當前公鏈基礎體系中,通過技術突破性能瓶頸的限制,比如更好的共識算法、實現分片等,試圖打破“不可能三角”,這些其實從設計哲理層面上就是可能的。
通過更好的共識算法或者分片算法實現性能擴展這條路,無論從技術方面還是工程方面,目前都面臨巨大的挑戰,并且伴有各種各樣的具體問題。目前整個業界還未形成相對成熟的方案。尤其是一些新的在實驗室做出來的理論或算法,也很難馬上應用到實際的生產環境當中。
拿以太坊舉例,在以太坊上貿然升級不成熟的或沒有在真實環境中充分檢驗過的新共識,或者分片算法,風險非常高。一個形象的比喻是:這不是在飛機的飛行當中更換引擎,而是在飛行的火箭上更換噴射器,必須小心翼翼,否則火箭會爆。
其實現實世界中,很多地方都存在“不可能三角”問題。舉個例子,計算機中的存儲就存在一個不可能問題:價格、容量和速度,這三者你只能取其二。電腦中最快的是 CPU 中的一級緩存,一級緩存非常快,幾乎跟CPU一樣快,但是它非常貴,所以它很小。然后是二級緩存、內存和硬盤。你會發現每一級相對于上一級,容量大了上千倍,但價格卻便宜了千分之一,而在電腦中存在一個協議,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存儲互相打通,這樣就解決了“不可能三角”問題,同時有了高性能,并擁有了大容量的存儲能力。
復雜系統到最后一定是解耦的。工程師巧妙的通過分層,然后在不同的層次之間設計一套協議,完美的把不可能三角問題解決了。因為只有進行分層后,你才能在不同的層次做不同的抉擇,不同的層次組合成一個整體,你得到的就是一個整體化解決方案。
近日,進口跨境免稅電商平臺“澳免跨境全球購”宣布完成5000萬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東升資本...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