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虹星科技的遠距離虹膜識別產品,主要定位于當前人臉識別適用的場景,實際落地的產品也是集虹膜識別與人臉識別于一體的多模態識別產品,以遠距離虹膜識別為主,人臉識別為輔。
投資家網3月26日消息,遠距離虹膜識別產品提供商「虹星科技」已完成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來自于中科創星、曦域資本。虹星科技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在人工智能領域孵化的高科技企業。 虹星科技基于自主研發的智能三維人機交互和遠距離虹膜識別兩大核心技術,率先推出國內首款商業化遠距離虹膜識別產品, 實現了大規模人群下具有魯棒三維活體檢測的高精度身份認證。
2054年,你的行蹤隨時被掌握,不管你去哪里,地鐵還是樓宇,因為每個人的虹膜信息都存儲在電腦里,無數的虹膜掃描儀在盯著你。這是《少數派報告》里的場景,電影里的“天網”,讓人“無處可匿”,以至于阿湯哥不得不換上一雙仿制眼球,才能逃過接二連三的追殺;并在關鍵時刻換回自己的眼球,才能通過門禁,救出美女。
而在當下,2018年,這樣的場景,正在通過科技的創新,逐步落地。事實上,虹膜識別已經是當前主要的生物特征識別方式之一,利用人眼虹膜外部可見、獨一無二、終身穩定的特點,可以做到非接觸、識別精度高、一次注冊終身使用,且可以適用于大規模人群身份識別。
不過,當前市面上的虹膜識別設備多為近距離虹膜識別產品,其工作距離最長不足40cm,需要用戶主動的去配合設備才能完成圖像采集,相對于人臉識別用戶體驗較差,多在煤礦等特殊場景中使用。遠距離虹膜識別技術(工作距離大于0.8米)可以解決傳統虹膜識別產品的距離受限問題,也是學界、工業界研究的方向之一。
我們近期接觸的虹星科技,孵化于中科院自動化所譚鐵牛院士團隊,已研發出工作距離長達10米的虹膜識別技術,并推出國內首款商業化遠距離虹膜識別產品,批量產品系列的識別距離達0.8-1.2米,正在國內的港口、機場、海關等進行落地或者洽談落地項目。
雖然虹膜識別技術在1991年就開始實現,但過去一直以近距離識別為主。遠距離虹識別設備需要采集接近一米處的直徑1厘米大小的虹膜圖像并進行快速的高精度識別,技術復雜程度高,即使國內外科研環境下可以實現,但產品成本至少在幾萬元以上,很難大規模商用。虹星科技想要實現的即是做出售價萬元以內可以商用的遠距離虹膜識別方案。
之所以說遠距離虹膜識別技術復雜程度高是因為其需要一整套的定制解決方案,涉及到光學、電路、機械、軟件算法等幾個方面。簡單來說,虹膜識別技術由硬件與軟件結合實現,硬件負責采集高質量虹膜圖像,軟件負責完成身份識別。具體來說,其工作流程為:專用的虹膜采集設備獲取虹膜圖像;系統對虹膜圖像的紋理特征經模式識別算法處理后,轉換為可被計算機處理的虹膜特征碼;生成的虹膜特征碼與數據庫中的模板匹配,超過一定相似率則判定為被檢測者與某個樣本相符,實現身份識別。
在虹膜識別技術中,虹膜圖像的獲取是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它直接影響圖像的質量和識別的準確率。而在遠距離虹膜識別中,需要在景深、光圈、焦距之間取得平衡。識別距離越遠,需要的景深越大,意味著光圈越?。▽е逻M入傳感器或感光元件光線數量越少),但這也意味著圖像中的噪聲越大,且人的活動會對圖像的清晰度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必須專門設計采集設備,并針對其進行各個環節的算法方面優化。
此前美國和韓國也有遠距離虹膜識別的產品,但售價昂貴,很難商用。創業之初,虹星科技采用前沿的計算+成像的人工智能框架,同時在硬件和算法上做整體優化,就將產品的售價定位于萬元以內級別。虹星創始成員全部出自于中科院自動化所譚鐵牛院士團隊,此前在虹膜識別領域有近20年研究,并在基金委重大儀器專項和中科院科研儀器專項的科研成果基礎上,研發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遠距離虹膜光機電算一體化識別系統。
團隊表示,公司已擁有工作距離長達10米的虹膜識別技術,率先推出國內首款商業化遠距離虹膜識別產品,批量產品系列的識別距離達0.8-1.2米,為傳統虹膜識別距離的4倍。
高科技落地,場景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當前多種體征識別共存、各有應用的情況下。虹星科技的遠距離虹膜識別產品,主要定位于當前人臉識別適用的場景,實際落地的產品也是集虹膜識別與人臉識別于一體的多模態識別產品,以遠距離虹膜識別為主,人臉識別為輔。團隊表示,經實測,較之人臉識別,產品精度提升52%以上 。
CEO侯廣琦分析,人臉識別在大規模人群下的商業識別精度仍需進一步提升。一般來說人臉識別往往只能適用于萬級量級人群,但虹膜則可以適用于百萬量級,更為安全可靠。
中科虹星主要產品
現階段,虹星科技對外提供的產品主要包括:標準版設備S200、旗艦版設備S200P、閘機S200G、二次開發模組S200M。目前產品標準版設備售價在萬元左右,旗艦版產品售價高于萬元,閘機只需在傳統閘機上略加改造即可,可以適用于機場、地鐵、高鐵和邊檢等人流密度高,安全性要求高的公共場所,目前正在安防、反恐、金融、智能出行、智慧交通、智慧校園、社區等領域均落地或者洽談相關的合作。
虹星科技成立于2017年底,目前已在北京、天津、深圳成立公司,團隊現有30多人,來自中科院、清華、北理工、電子科大、Nvidia、紫光、小米和360等知名高校企業,其中博士6人,碩士22人,擁有20多項相關核心發明專利,掌握圖像ISP、物體檢測、人臉檢測、關鍵點定位、深度估計、三維重建、虹膜識別、活體檢測等關鍵核心算法,研發出10款以上成像系統和 FPGA、DAVINCI DSP、ARM、TK1、Z7000、Intel SOC等多種計算平臺,研發生產體系涵蓋光學傳感、機械、嵌入式平臺、算法、軟件、產品、供應鏈等各個環節。
創始成員全部出自于中科院自動化所譚鐵牛院士團隊,總經理侯廣琦博士和研發總監李海青博士分別為自動化所副研究員和助理研究員,長期從事遠距離虹膜生物特征領域的光機電系統與模式識別算法研究工作,擁有負責或參與生物特征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重大儀器專項的科研與研發經驗,同時正在參與國家生物特征行業標準的制定。
虹星創立之初,已完成來自中科創星、曦域資本的天使輪融資。
2025年3月25日,中國領先的科技益智產品企業洪恩(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IH)(以下簡稱“洪恩...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