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崩盤!昨夜,當你酣然入夢時,卻沒有意識到,一場金融風暴已經席卷而來!
全面崩盤!
昨夜,當你酣然入夢時,卻沒有意識到,一場金融風暴已經席卷而來!
道瓊斯一度跌幅超過5%!收盤跌幅也超過4.5%!
納斯達克跌幅最多接近4%!
標準普爾跌幅超過4%!
在空前恐慌性情緒的面前,素有“恐慌指數”之稱的VIX(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飆升80%以上!
美股生病亞太被傳染,尤其是日本股市,跌得比美股還慘!
日股日經225指數開盤跌1.8%至22,267點,日股東證指數開盤跌1.9%至1,788.85點,盤中跌破4%,東京證交所MOTHERS指數期貨觸發熔斷機制。
中國股市,也上演了全線飄綠的慘劇!
上證指數大跌超過70點;至于創業板指數,則跌破了2017年7月的前期新低。而恒生指數,則直接低開了1100多點。
全球市場大崩盤,金融風暴再度來襲!究竟發生了什么?我們該怎么辦?
(二)
金融風暴強勢來襲,第一個要哭的就是特朗普。
特朗普在國情咨文里面特意把股市上漲作為自己的一大功績,沒想到話音剛落,美股就連續大跌。
2月才過去短短三個交易日而已,美股市值就蒸發了超過1萬億美元!
危機來臨之前,早有預兆。
金融危機之后,美股經歷了長達10年的牛市,三大股指已經遠遠超越了金融危機前的水平。目前,美股市盈率達到32.1,已超過2007年金融危機之前,也遠遠高于1951年以來20.3的平均值,僅次于2000年互聯網泡沫和1929年大衰退之前。
而刺破美股這個大泡沫的,正是特朗普本人!
伴隨著全球寬松時代的正式終結,美國首先開啟了加息/縮表的第一槍,此時市場就面臨著流動性緊張、資金缺失的風險,相對應地,十年期國債利率而一路走高。
十年期美債收益率是美國金融資產定價標準,其不斷上升代表美國金融資產不斷蒸發。一旦突破某一臨界值,那么債市危機就會傳導至美國股市。
若是此時特朗普順應大勢,讓美元繼續升值也就算了,這樣還能引得資金回流美國,從而緩解其資本市場缺錢的尷尬,也能挽救一下美國岌岌可危的債市。
然而,特朗普非要搞一個“弱美元”戰略,提升美國企業將手中非美貨幣換回美元的動力,增加海外資金回流本國的吸引力,為美國重振制造業和加大基建投資提供資金基礎,從而改變美國長期貿易逆差的不利局面。
在特朗普奮力完成當初自己向美國民眾夸下海口的“小目標”,殊不知,卻實際上是給美股埋了一個“大地雷”!
我們知道,處在高位的資本市場往往都是風聲鶴唳、最為緊張的,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引起市場的恐慌性拋售。
也許是蘋果銷售量不及預期、也許是美債短期之內的連續下跌…….在內外因交錯之下,任何一點都可能是壓垮美國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
這正應了那句老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三)
如今全球高歌猛進的時代已宣告終結,進入了增速趨緩、結構性調整的新階段,因此各國之間的比拼,不再是看誰發展的快,反而是要看誰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簡而言之,就是看誰的資產泡沫先炸、看誰比誰先死。
而中國和美國,當前全球競爭的兩大主體,各有薄弱點,各有命門掌握在對方手里。
而美國的命門,就在于美國股市。
當前美國金融市場融資主要依賴債市和股市,在美國債市收益率暴增的情況下,美國GDP增長和養老金等社會收支只能依靠美股上漲來支撐。而一旦股市暴跌,那么美國全社會的金融運轉將陷入癱瘓。
尤其是當下,美國中期選舉即將進行,如果股市大跌,那么選票也會大縮水。如今股市跌得人心惶惶,特朗普想要連選連任——看來,只能靠人品了!
面對特朗普如今的尷尬局面,相信中國人民還是很高興的,因為特朗普實在是太過分了,頻頻對中國張牙舞爪,正面背面各種捅刀!
先是拒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又在各個國家頻頻游說宣揚中國威脅論;后又會中國企業下手,多次刁難華為、阿里等中國企業;還揚起了貿易大刀,對中國光伏、鋼鐵行業反傾銷調查…….
是可忍,孰不可忍!
之前我們已經分析過美債與美股的聯動性,而拋售美債,絕對是對美股的一擊大殺招。
1月18號數據顯示,中國11月持有美國國債減少126億美元,至1.18萬億美元,創2017年7月份以來新低,但仍然是美國國債的第一大海外持有國。
讓人沒想到的是,美國的“忠實”小弟日本居然也在拋盤,11月持有美債連續第四個月下降。中國和日本所持美國國債比重雙雙降至2000年以來最低。
我們再來看一則1月11日《人民日報》刊發的消息,如今不得不讓人贊嘆——神預測!
想來,大國博弈,總是暗流涌動、步步驚心的。
(四)
話又說回來了,中國的命門又在哪里?在這場全球金融風暴之中,我們又當如何安身立命呢?
首先,中國的風險點,絕對不在A股。此次大跌,投資者不必過分擔心。
我們知道,A股是一個高度管控的市場,因此自身因素相比外部影響更大。而本次的下跌,更多的是因為自年初以來A股經歷了一波大漲,無論是基金倉位還是上方的獲利盤都在高位漲幅過大、需要調整。
在機構加倉空間有限和獲利盤可能回吞的情況下,外圍股市的暴跌僅僅是A股調整的導火線。
從長期來看,A股并不會追逐美股走熊。
畢竟A股已經經歷了四次股災,三年熊市,很多股票已經跌破凈資產,估值處于歷史低位,與美股高估值的局面截然不同。
那么,中國的風險點在哪里呢?
聰明如你,一定懂得,中國泡沫最大的當屬樓市!
問題來了,特朗普該如何掣肘中國呢?總不能仗著自己有錢任性,跑到中國囤一波房再拋售吧?
答案在于油價。
油價的上行會導致輸入性通脹,一旦壓力過大,中國被動加息、連續收緊流動性,那么本就岌岌可危的資產泡沫可能遭遇破裂風險,而緊隨其后的債務風險更是我們的無法承受之重!
畢竟,我國的原油依存度相對較高。根據海關(原油進口量)和統計局(原油消費量)的數據計算,2017年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進口量/消費量之比)已經接近70%。
但美國原油自給度相對較高、頁巖油生產效率持續提高,且美國當前核心通脹率距離其合意目標值仍有差距。所以,對于油價的上漲,某種程度上美國是樂見其成的。
因此,中東波云詭譎的動蕩局勢背后,正是有美國在煽風點火,而弱美元戰略,也會刺激油價的上漲,從而遏制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復蘇。
如果你家里有車,相信今年以來,你也一定感受到了油價的暴漲。
(五)、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風起于青萍之末,面對可能的金融風暴,首先要把“防范金融風險”擺在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
因此,在十九大報告已經明確提出,今后3年要打贏“三大攻堅戰”,其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里“金融風險”高舉榜首。
其次,要重點防范和化解房地產領域的重大風險。
關于這一點,蜜姐在《剛剛,銀行突然宣布,開發商生死局將至!》里做出了詳細分析,國家的舉動可能引起地產行業的新一輪大洗牌。
另外,要解決更大的隱患——債務問題,就要堅決推進“去杠桿”運動,而“去杠桿”也是要講究技巧的。
2月2日,人民日報發文,“抓住去杠桿這個‘牛鼻子’,切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新知新覺)”的文章。
其中關于“去杠桿”的表述是這樣的——引導地方政府穩步去杠桿,規范地方融資舉債;引導國有企業大力去杠桿,加快清理“僵尸企業”;引導金融機構適度去杠桿,嚴防資金空轉;引導居民部門漸進去杠桿,防范房地產市場風險。
看到這篇文章,你懂國家的言外之意了嗎?
地方政府是穩步,國企是大力,金融機構是適度,居民部門是漸進。很顯然,未來的去杠桿輕重將會不同。
國企首當其沖要重點治理;而金融市場會適度進行,避免再發生過去由于監管過嚴而引起的連環踩踏事件;而居民部門的漸進式去杠桿,或許意味著“溫水煮青蛙”式的局面,限購限貸不會放松,而房貸利率或將漸漸收緊。
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面對來勢洶洶的金融風暴,國家已經做好了準備,那么你呢?
更多精彩消息請關注投資家網(微信:touzijias;網站:m.51baobao.cn)。
【本文為投資家網原創文章,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投資家網,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即日起,用戶登錄青碳行APP進入“舊機回收”專區,授權接入閃回收平臺后,可對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