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悄然已至,新的一年里,投資者可能面臨怎樣的全球經濟、政策和政治環境改變?又該如何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風險、實現資產升值?
“新時代之下的新經濟有兩個特征——一個特征是注重質量,不再注重數量;另外一個特征就是對于科技創新的強調。”宜信公司創始人、CEO唐寧在1月10日由宜信舉辦的會議上表示。同時,宜信財富還正式發布了《2018年資產配置策略指引》(下稱,《指引》)。
唐寧在會上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指出,“作為中國高凈值、超高凈值人士,用母基金的方式擁抱新經濟、投資新經濟也是未來分享新經濟成果的最佳方式。”
宜信公司創始人CEO唐寧
沿襲2017年的《資產配置策略指引》,宜信財富在其所倡導的“全球資產配置黃金三原則,超配另類資產三步走”等策略的指導下,針對2018年各主要資產類別的變化與機遇,提出了很多前瞻性的建議。
其中主要觀點包括:
私募股權:隨著資金涌入,全球范圍競爭加劇,優質的基金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資本市場:持續謹慎看好A股和港股市場;部分新興市場股市也將受益于全球經濟的溫和復蘇;
全球房地產:國內房地產市場已經從增量擴張轉向存量優化;創新型經濟催生了物業新需求,如物流地產、長租公寓等業態;
國內固定收益:國內監管發力、持續優化市場,可預期底層資產質量以及產品收益率將有階段性提升;
海外私募信貸:私募信貸作為抗周期的避險資產有較大的投資組合配置價值;
保險:保險與科技結合的趨勢愈發緊密;保險資金投資規模將持續擴大,投資結構將日益優化,有望推動投資收益率提升;
該《指引》由宜信財富資產配置委員會整體籌劃,宜信財富資產配置研究團隊、各資產類別的投資專家及國內外資產管理行業頂級專家顧問提供重磅的年度觀點和實操方案。指引具備重研究、重實戰、重應用三個主要特點,對各主要資產類別提供了科學的配置比例建議。
01、2018年資產配置方案建議投資者繼續超配另類資產
2017年是信心恢復的一年,多數國家的GDP在2017年出現同步增長,中國經濟也整體向好,全球宏觀經濟和多種資產的表現均大幅超出年初時市場的悲觀預期。展望2018年,宜信財富資產配置委員會研究指出2018年將是市場波動性提升的一年。
當前公開市場上,股和債估值均處于多年以來新高,隨著各國經濟增長分化,面對不確定性和突發事件,更容易產生敏感反應。潛在的緊縮政策、中東、俄國、朝鮮等地緣政治局勢緊張、英國的脫歐談判以及主要國家經濟增速不及預期等因素都將為流動性較好的市場帶來波動。
《指引》指出,潛在的市場波動性加劇突顯出增配另類資產的重要性。在全球金融一體化的背景下,各地區、各國家不同類別的傳統股債資產回報間的相關性越來越高,通過投資傳統資產越來越難以做好風險分散。另類資產則有助優化投資組合。長期來看,另類資產享受了低流動性所帶來的非流動性溢價,往往帶來比傳統資產更高的回報。受益于經濟的增長和充沛的市場流動性,包括私募股權、私募地產基金在內的另類資產在2017年里表現良好。
宜信財富2017年提出的配置指引比例,另類資產占到大比例,基于此的投資組合能分享到全球資本市場上漲的紅利,加權計算各類資產平均回報的組合收益可達雙位數;如果投資者通過母基金投資到了超越該類別平均表現的優秀基金組合,組合收益更有想象空間。
宜信財富鼓勵投資者在2018年繼續超配另類資產。
以1億元資產為例,宜信財富建議投資者將25%的資產配置到私募股權、20%配置到房地產、20%配置到國內固定收益、20%配置到資本市場、5%配置到海外私募信貸、10%配置到保險。具體配置策略如下圖所示:
類別 策略
私募股權 延續綜合母基金的配置策略,重點布局新興行業,關注消費升級機會,拓展私募股權二手份額投資和跟投機會;重點關注中型市場的并購基金;聚焦有特定行業專長,關系網廣泛的風投或成長型基金。
資本市場 強調全球跨區域、跨投資策略的動態優化配置。
房地產 私募基金投資重點關注美國、歐洲、亞太市場以及國內一、二線城市的優質投資目標。實物置業關注經濟增長穩定、產權制度完善且住房需求旺盛的澳、英、美一線城市。
國內固定收益 選擇長期歷史業績優異的管理人,跟隨其分散配置于“新經濟”衍生的固收底層資產,享受風控經驗和數據持續積累所帶來的紅利。
海外私募信貸 初步配置私募信貸,作為抗周期的避險資產;挑選行業內成熟投資機構,以組合方式投資,關注具有自律精神的機構,以及具有下行風險保護的交易結構
保險 制定保險金信托財富傳承組合計劃,通過終身壽險+家族信托的組合模式,幫助高凈值客戶實現財富的精準傳承。
02、各類別資產變動中均蘊含機遇
針對2018年各主要資產類別的變化與機遇,《指引》提出的主要觀點包括:
私募股權:隨著資金涌入,全球范圍競爭加劇,優質的基金將是最大的受益者。具備戰略眼光的基金管理人還將能發掘紅海中的藍海,如二手份額機會、歐美中型市場并購機會等。而從地域上看,當前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雖然穩居全球第二,但中美規模差距仍然明顯,截至2016年底,美國GDP為中國的1.63倍,而美國私募基金管理規模為中國的3.33倍,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仍有巨大發展空間。展望2018年,對于國內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宜信財富仍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市場將整體趨向價值回歸,對創業長期利好。但高回報的驅動因素和相應的潛在風險都在變化,因此我們將重點布局新興行業,尤其人工智能、金融科技、企業服務、醫療健康等技術密集型產業;關注個性化升級的新消費時代下的消費升級機會。
資本市場:持續謹慎看好A股和港股市場;部分新興市場股市也將受益于全球經濟的溫和復蘇;地緣政治、經濟震蕩等因素所引發的資產價格波動會帶來商品(CTA)策略及量化等策略的投資機會。
全球房地產:國內房地產市場已經從增量擴張轉向存量優化;創新型經濟催生了物業新需求,如物流地產、長租公寓等業態;澳、英、美的一線城市經濟增長穩定、產權制度完善且住房需求旺盛,實體物業具備長線增值潛力。
國內固定收益:國內監管發力、持續優化市場,可預期底層資產質量以及產品收益率將有階段性提升;新經濟前行推動多產業變革也會為該類別帶來低相關性而高分散度的新類型底層資產。
海外私募信貸:私募信貸作為抗周期的避險資產有較大的投資組合配置價值。同時,投資機構應當采取審慎的投資態度,關注資產生成機構是否在業務增長的同時保有嚴格的風控標準和自律性,并考慮具有下行風險保護的交易結構。
保險:保險與科技結合的趨勢愈發緊密;保險資金投資規模將持續擴大,投資結構將日益優化,有望推動投資收益率提升;投資功能之外,保險對于高凈值人士財富傳承的價值也將進一步顯現。
03、用母基金贏得資產配置的長線戰役
宜信財富強調,伴隨全球經濟政治更頻繁的變化周期的到來,未來市場階段性的誘惑將會持續出現,地雷也隱伏前路,泡沫可能會再次出現,在未來的中國財富管理市場上,短線投機將越來越不可持續,取而代之、大行其道的將是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全球資產配置、基于科技的投資。
高凈值人士應堅定地從單一國內市場、有限資產類別的理財方式,擴展為視野更為寬廣的、全球化的、多資產類別的資產配置方案。宜信財富建議投資者持續踐行資產配置、長期投資,構建一個包括傳統股、債以及各類另類資產在內的大類資產組合。而投資者如何堅持長期投資、完成實際配置?
哈佛商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學者Randolph B.Cohen博士認為,對于大多數投資人來說,母基金是投資另類資產的絕佳方式。
母基金可以分散投資于多支不同的頂級創投、私募股權、房地產、對沖基金等投資基金,投資于科技創新、模式創新,投資于重質不重量的增長;有助于平滑單一基金波動所引發的虧損概率;更加有效地制定出長期的資產配置戰略。
在去年發布的《2017年資產配置策略指引》中,宜信財富曾強調資產配置“黃金三原則”(即跨地域國別配置,跨資產類別配置,以母基金的形式超配另類資產),在2017年幫助投資者獲得了一個豐收年。而以母基金的形式超配另類資產更是幫助客戶成功的規避了投資單一項目或者持倉單一股票帶來的巨大風險。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對全球經濟未來數年乃至數十年產生深遠影響的“十九大報告”35 次提出了“新時代” 這一重大判斷。
宜信創始人、CEO唐寧在指引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新時代之下的新經濟有兩個特征——一個特征是注重質量,不再注重數量;另外一個特征就是對于科技創新的強調。作為中國高凈值、超高凈值人士,用母基金的方式擁抱新經濟、投資新經濟也是未來分享新經濟成果的最佳方式。”
【本文為投資家網原創文章,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投資家網,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2025年1月1日,百思特管理咨詢集團基于當前宏觀環境與中國企業的管理實踐,從流程數字化、人力資源、...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