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過2017年最后一頁日歷,我們步入2018年。如果2017年是變化之年,是風口集聚之年,那么2018年又會有哪些變化?
翻過2017年最后一頁日歷,我們即將步入2018年。
連接資本、企業與政府,做股權投資生態鏈條上的服務者,為“雙創”事業奉上精心烹制的精神盛宴,一直是投資家網所堅持的初衷。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我們為長久以來持續關注投資家網的老朋友及剛剛了解我們的新朋友,送上一份誠摯祝福:2018一帆風順,財源廣進。
回望2017,“雙創”事業在整個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地位空前地凸顯,政策面上提出要促進創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以支持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VC/PE主動適應市場變化,進行了多元化的模式探索?!皣谊牎辟Y金和產業資本加速進入股權投資市場,行業格局分化越發明顯,資源導向型投資越來越受創業群體的歡迎。
告別2016年的資本寒冬,2017年各個領域多點開花,無人貨架塞滿了寫字樓,共享經濟催生出了單車巨頭,人工智能成為各大股權投資峰會討論的焦點,互聯網車企異軍突起,而科技金融的一波赴美上市潮讓投資人們清醒的意識到這才是最賺錢的生意。
2017年烏鎮飯局也有驚喜,不單有丁磊組建的“豬肉局”,還有王興、劉強東組成的“東興局”,中國互聯網開始圈層化格局,但科技大佬們似乎并不滿足于只做好自己的事。賈躍亭跑到美國一去不返,騰訊阿里酣戰淋漓,王興加入出行大軍,張一鳴試水短視頻領域,雷軍包圓了房間里的科技產品,李彥宏放棄外賣去搞無人駕駛,孫宏斌不談樓市談影視......
雖然2017年是變化之年,是風口集聚之年,但投資家網相信2018年對投資與創業來說是更重要的年份,投資機構的退出大年。將有大批VC/PE接受業績拷問也會有大量“獨角獸”誕生,科技金融公司會更加成熟,人工智能技術會有更大突破......這也需要期待我們共同見證。
01資本篇:監管思路清晰,IPO常態化,VC/PE迎來紅利
1.479家IPO企業首發上會
據統計,今年共479家IPO企業首發上會,其中,380家順利過會,86家被否,10家取消審核,22家暫緩表決。2017年IPO整年的過會率為79.33%。
10月份,第十七屆發審委履職之后,IPO的發審通過率大幅下降,從前三季度的83.04%下降至第四季度的57.77%,否決率更是較前三季度增長近三倍,達到36.66%。甚至出現了單日IPO審核零過會現象,新任發審委在關注申請材料真實性、業績可持續性、獨立性等基礎上,強化了內控規范性的審查,進行全方位嚴格審核。
一方面是IPO的從嚴審核,另一方面,是IPO發行的常態化,雙向作用下,IPO“堰塞湖”壓力明顯緩解。截至12月24日,證監會今年累計向398家公司下發IPO批文,總融資規模不超2176億元,核準發行公司數量超過2010年347家的歷史最高水平。
市場預期,IPO從嚴審核的理念還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延續?!皩τ诓缓弦幍钠髽I,要勇于投否決票”的監管思路在強化中介機構勤勉盡責的同時,也將繼續延伸至2018年的IPO審核過程中。
2.VC/PE投資機構退出迎紅利
隨著IPO審核回歸常態化,上市周期較過往大幅縮短,為VC/PE機構IPO退出帶來了極大紅利。2017年前三季度,中企在境內外資本市場IPO共計392家,較2016年前三季度上升142.0%,單季平均上市數量均在百家以上。其中,2017年前三季度,VC/PE支持的中企IPO數量達到223家,包括215家中企境內資本市場上市,8家境外資本市場上市,滲透率高達56.9%,交出了一張優秀的成績單。
就IPO退出數量來看,2017年前三季度,IPO數量在兩家以上的VC/PE機構達到91家,IPO數量在三家以上的VC/PE機構達到47家,IPO數量四家以上的VC/PE機構達到27家。其中,上市數量最高的前五家機構分別為:達晨創投、深創投、九鼎投資、金石投資、涌鏵投資,IPO數量分別達到16家、14家、11家、11家、11家。
3.并購重組審核提速,步入新階段
今年以來并購重組的審核節奏,從年初放緩到年中提速。從嚴監管貫穿全年,通過率卻成為今年資本市場亮點,高達91.82%。由此可見,并購重組步入新的階段。
截至12月14日,共有159家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項目上會,其中有146家通過發審會,實現高達91.82%的過會率,僅10家企業被否。其中自9月19日起,并購重組經歷了近3個月的零否決率。以重大資產重組為例,今年有272例為產業整合,占比達到60%,而去年同期則有228例,占比58%。而進行多主業擴張并購的則有95家,占比為21%。
前10月,全市場實施并購重組超過2000家次,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在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日益彰顯。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近一年來實施并購重組530余家次,資源和產能得到有效整合,產業集中度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02創業篇:共享經濟大熱,新零售崛起,互聯網開啟造車之旅
提到2017年,不得不提起新零售、共享經濟、人工智能等領域,不僅引發資本紛紛入局,還涌現出了一批“獨角獸”級公司,開啟了新一輪的互聯網“造富”運動。
1.共享成大熱風口
經歷了2016共享元年的重重打磨,今年的共享經濟起起伏伏并顯出冰火兩重天的勢態來。
除了依舊火熱的共享單車外,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穿衣、共享籃球等紛紛上線,為共享經濟添磚加瓦。
與此同時,下半年倒閉潮也呼嘯而來。一邊是在2017年拿到10多億美元投資的摩拜、ofo;另一邊是轟然倒下的小藍、酷騎、悟空、町町,以及人去樓空的小鳴。共享充電寶,這個讓思聰打賭的、已經不再新鮮的事物,也開始了一波死亡潮,PP充電悄悄退出行業、樂電公開宣布停止運營。甚至連行業龍頭摩拜和ofo,也被曝出因為資金告急挪用60億押金的傳聞。雖然兩家企業進行了澄清,但業內人士稱,挪用押金幾乎是行業常態。
2.AI加速融合各行業成風向標
今年5月,中國圍棋天才柯潔與AlphaGo對決,最終連輸三盤。6月,騰訊宣布正式向外開放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式進軍AI。7月,百度在AI 開發者大會上宣布開源自動駕駛系統Apollo,助理合作伙伴搭建自動駕駛系統。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聯想已將戰略重心轉向人工智能領域,謀求企業轉型。華為在柏林公布世界首款帶有人工智能元素的麒麟970芯片。阿里宣布成立達摩院,啟動人工智能爭奪戰計劃。
但AI加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人才緊缺的問題。據統計,全球AI領域人才約30萬,而市場需求在百萬量級,由于人才緊俏,擁有數年經驗的AI工程師的年薪可以達到30萬-50萬美元的水平。
3.新零售崛起
中國的零售業態在互聯網和新技術的助推下出現了很多新變化,馬云提出新零售,隨后推出的無人便利店淘咖啡迅速把這個概念引爆,各種新型便利店拔地而起,爭奪這個“全新的”線下流量入口。阿里說“新零售”,騰訊說“智慧零售”,京東說“無界零售”,盡管大家都避免使用友商的新詞,但這些花花綠綠的概念背后,零售業態正在進行的轉型已是在所難免。
但和其他的風口一樣,無人便利店的模式也處在各種看衰聲VS資本方持續布局的雙重溫度下。而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8月共有超過20億元資金投進了新型便利店中。
4.電子競技行業增長迅速
據游戲市場研究公司Newzoo報告稱,今年全球游戲市場的營收將會達到1160億美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0.7%。這個數字較Newzoo上次發布的預測值增加了71億美元。今年全球移動游戲營收增幅最大,從461億美元增長到了504億美元。從各個地區來看,這種增長的推動力主要來自于中國和日本。
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地方以及西方國家,這一點尤其正確。在移動設備上,競爭性游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收入排行榜的前列,例如《王者榮耀》、《陰陽師》等等。這同時增加了中國游戲發行商的信心,并將其游戲推向西方市場。另外,PC電腦端的《絕地求生:大逃殺》(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游戲的成功也刺激了移動端作戰游戲的興起。
另外,17年的娛樂熱點是“游戲+社交”,代表案例有王者榮耀、狼人殺、派派等,事實上16年的球球大作戰、貪吃蛇、陰陽師,已經展現了這樣一種端倪。以群體性的社交溝通作為游戲的重要組成、手段和形式,游戲就是社交,社交就是游戲。在接下來的發展中,這一波熱潮中會不斷涌現出新的玩法,更加好玩,更加接近真實社交。
5.科技金融元年
趣店上市,讓現金貸這個行業一下子備受關注,同時,也引爆了現金貸危機,將整個現金貸行業推至風口浪尖。
繼而宜人貸、信而富、和信貸、拍拍貸、樂信相繼在美上市,爆發了互金上市熱潮。但“現金貸”業務的快速發展,滿足了部分群體正常的消費信貸需求,但也滋生了諸多行業亂象,這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12月1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與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發布《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對“現金貸”業務進行規范整頓。
隨著監管政策的正式落地,“現金貸”行業將迎來大洗牌。目前線上涉現金貸業務的互金平臺接近2700家,而其中持牌或獲取法定業務資質的公司只有200余家。而在此次發布的《通知》中明確表示,未依法取得經營放貸業務資質,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經營放貸業務。這也意味著九成以上的“現金貸”平臺面臨淘汰或轉型。
6.互聯網開啟造車之旅
在新能源車的浪潮下,涌現出了許多造車企業。根據博世披露的數據顯示,造車企業從原本的60多家傳統汽車生產企業,到目前在數量上已經擴展了一倍,其中新加入的新型造車企業就有數十家。在這些新型造車企業中,最亮眼的莫過于互聯網造車勢力,他們的共通之處是——身后都有互聯網大股東的身影。
過去,有些互聯網造車企業被戲稱為“PPT”造車,原因是沒有令人信服的產品推出。在今年,從小鵬汽車到蔚來汽車等等,大量新車型發布、生產基地落成,他們的表現開始讓人刮目相看。
9月,廣汽發布公告稱,已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就智能駕駛、云平臺、大數據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短短兩個月后,雙方合作的iSPACE智聯電動概念車正式發布,這也是首款搭載騰訊車聯“AI in Car”系統的概念車。還有百度,認定未來的汽車發展將迎來一個不可缺席的機遇,并決定從無人駕駛領域切入。
總的來說,騰訊、百度、阿里巴巴三大互聯網巨頭全部入局汽車行業,互聯網資本勢力跨界汽車,成為2017造車新勢力運動中的最大亮點之一。
03行業篇:東興局、賈躍亭、ICO、王者榮耀成年度熱詞
中國互聯網行業今年發生了很多熱點大事件,投資家網就和你一起回顧一下,互聯網的幾大關鍵詞:
1.共享單車
2017年在創業圈中最火熱的詞是什么?那就是“共享經濟”了。但在2017年開始一個個的倒臺。悟空單車、町町單車、小藍單車、小鳴單車、酷騎單車接連倒下。短短一年,從風口到紛紛倒地,大起大落,大喜大悲。
2.賈躍亭
今年7 月,樂視面臨一系列資金鏈斷裂、員工討債危機,賈躍亭辭去了樂視網一切職務,他在微博向大眾留下一句“我會負責到底”,然后前往美國,聲稱要實現自己的汽車夢。
這一離開,就再沒回國,網上僅流傳了一張他在香港和朋友的照片。他在美國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小薇(賈躍亭太太甘薇)都說不相信我了,對我觸動特別大。
他聲稱自己有回國計劃的時間點,但是目前首要任務是完成FF 的A 輪融資,暫時還不會回國,因為債務糾紛會涉及到自己,產生限制出境和高消費的影響,一旦回國之后又來不了美國,FF 的融資就沒戲了,就垮了。
12 月14 日,樂視網發布公告,公司第一大股東賈躍亭被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此前就有媒體報道賈躍亭因為沒有償還平安證券4.79 億欠款(包括利息)而被列入失信人名單。
“會負責到底” 的賈躍亭在12 月25 日午間,發布了一條圣誕祝福微博:“Merry Christmas all FFer!” 配上了一張在美國當地工廠的合影,其中眾多人圍著7 輛汽車。根據和訊科技的消息,這7 輛車即為FF91。
最近《證券日報》報道,樂視汽車中國于12 月22 日召開了一次全員大會,樂視汽車公司COO 高景深確認了美國FF(法拉第未來)融資到位的消息,表示資金已陸續到賬,但他沒有透露融資具體金額及投資人背景。
3.烏鎮飯局
前不久剛剛在烏鎮結束的2017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丁磊組的“豬肉局”和王興、劉強東組成的“東興局”刷爆朋友圈,這兩頓號稱“中國最貴的飯局”引人注目。
但網友發現,兩頓飯局均不見馬云的身影,再一次引發了一輪網上的熱議。隨后,馬云也回應到:“我們要關注更有價值的事,飯局沒有意義,這不是阿里巴巴要做的?!?/p>
雖然僅為兩段飯局,但背后也映射出騰訊阿里明爭暗斗那么多年后,中國互聯網正在慢慢形成兩強相抗衡的局面。
4.菜鳥、順豐
6月1日凌晨,順豐突然宣布關閉對菜鳥的數據接口。截至中午,順豐已經停止給所有淘寶平臺上的包裹回傳物流信息。14:30左右,菜鳥網絡在起官方微博上發表聲明稱,“這導致了部分商家和消費者的信息混亂,可能會造成商家和消費者的重大損失。事情發生得很突然,我們正在跟順豐進行更進一步溝通?!?/p>
順豐暫停數據接口后,商家無法確定買家是否已經收貨,買家也不能跟蹤商品的實時信息。菜鳥建議,在此期間,商家暫時改用其他快遞公司發貨。但是,下午6點多,順豐對這一事件給出了另一個版本的解釋:不是順豐關閉菜鳥數據接口,而是阿里系平臺封殺了順豐。
六一兒童節本是歡樂的日子,卻因這件事情搞得戰火紛飛,截止到6月2日開始引發了站隊。京東、網易、騰訊云、美團等紛紛力挺順豐,通達系在集體噤聲后表示支持菜鳥。眼看事情愈演愈烈,最后國家郵政局不得不出面調停,這事才算圓滿解決。
5.餓了么、百度外賣
8月24日,餓了么宣布合并百度外賣。合并完成后,百度外賣成為餓了么的全資子公司。百度外賣仍以獨立的品牌和運營體系發展,包括管理層在內的人員架構保持不變。阿里巴巴為此次交易向餓了么提供了融資支持。百度通過換股方式也成為餓了么的股東。餓了么援引一份數據顯示,餓了么以41.7%份額保持領先,美團外賣以41%緊隨其后,百度外賣有13.2%份額。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市場份額將超5成,改變和美團外賣相持局面。
6.王者榮耀
7 月,王者榮耀注冊用戶破 2 億。今年夏天,不少人的雙手被王者榮耀承包了,當然錢也被騰訊承包了。但逐漸變為國民游戲的王者榮耀,惡性事件卻頻頻上演,很快面臨大眾的質疑。即便上線了防沉迷系統,依舊擋不住大眾的口誅筆伐。不過很快,這個局面就改變了,另一款游戲“絕地求生”的出現,瞬間轉移了大眾的注意力。并給王者榮耀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7.微信小程序
1月9日,微信正式上線微信小程序,只需要在微信中找到對應的“小程序”,點開鏈接就能一件打開對應的應用,不需要下載APP或跳離微信。
微信小程序作為輕型應用很有可能會是未來移動互聯網應用的主要形式,它的特點是小而快,但我們認為它不會替代所有的App,因為微信小程序目的主要還是解決小應用的問題,重點在于靈活、快捷、用完即走。據統計,首批上線的小程序就有三百多家,掀起了一陣熱潮,但從趨勢上看,小程序目前的活躍度一直在下降。
8.ICO、比特幣
從2009年中本聰挖出首個比特幣,過去 8 年比特幣的漲幅近千萬倍。比特幣在7年前價值僅有6美分(幾毛錢),2017年初還不到 1000美元。而它在12月1日突破10000美元大關,17天后,比特幣美元報價已經沖上20000美元大關。今年比特幣的漲幅接近20倍。
小結:
雖然行業給我們帶來了太多驚喜,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年也有大量公司相繼倒下。2017年中國約有100萬家中小企業倒閉,平均每分鐘就有2家企業倒閉。在這些倒閉的企業中,僅知名的創業公司就超過150家。其中,有運營時間長達18年的搜狐社區,也有剛成立2個月就卷款走人的優庫速購,投資家網根據企業的不同情況總結了幾點關鍵原因:
1.商業模式很重要
在上述的死亡企業名單中,大部分企業的死因都是盲目追逐風口依靠融資生存,但沒有好的盈利模式,隨著資金鏈一斷,公司也隨之倒閉。所有,創業不能盲目跟風,要找到自己的商業模式和壁壘。風是可以把豬吹上天,但風口的豬多了,也就堵住了。
2.自供血能力不足
這些死亡企業中,大部分企業跟風互聯網燒錢的模式,不能創造可持續的營收,同時缺乏良好的財務規劃能力,導致最后無疾而終。
3.從0到1很快,從1到10很慢
輸給競爭對手,好的模式被市場驗證后,被大批企業復制,不能快速做到行業第一、第二,很快被資本拋棄,被市場淘汰。
4.創新能力缺乏
同質化嚴重,死掉的公司各自主打的業務,彼此之間有很大相似度。在技術和模式上具備創新性,但最大的問題是產品,如何提供好的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除了上述投資家網對2017死亡企業死因的歸納總結外,也想在這里給準備在2018年做投資及準備在2018年創業的人提個醒,有了2017年的經驗,我們應該在2018年盡可能的避開哪些行業呢?
1.共享經濟
2017年是共享經濟爆發的元年,從單車到充電寶;到健身房、KTV、衣服…無疑的是這一年的共享經濟只要是能想到的領域都無所不及。但也是因此,泛抄的共享經濟概念使其催生了強大的泡沫,從信誓旦旦到挨個死亡,掛著共享經濟頭銜的企業成為了死亡企業的無冕之王。所以,2018年,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應該冷靜思考究竟什么才是共享經濟的本質,我們如何看待它,而不再是一個接一個的往里跳。
2.電商
在2017的企業死亡名單中,除了共享經濟一路領跑,電商也可謂是緊追不舍。從O2O許鮮網到大品牌京東酷賣;再到由知名的蒼老師擔任首席體驗官的訂房寶,2017再一次成為了電商的倒閉潮。所以,2018年創業者和投資人是否應該冷靜下來思考一下,經過近10年的發展,中國的電商是否已經到達瓶頸,究竟如何突破目前的電商困局,重新歸零再次出發呢?
更多精彩消息請關注投資家網(微信:touzijias;網站:m.51baobao.cn)。
【本文為投資家網原創文章,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投資家網,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在巴厘島舉辦的2024年阿里云全球合作伙伴峰會上,泰國廣告行業先鋒Yell Group宣布與阿里巴巴...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