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匿名爆料就如同一把雙刃劍,在為脈脈吸引大量用戶的同時,創造商業價值的同時,也為其引來了麻煩。
11月15日上午8點18分,一封名為《堅持、信任和夢想,讓我們走的更遠》的公開信出現在脈脈全體員工的公司郵箱中,發件人正是脈脈CEO林凡。
信的開篇,林凡便以驕傲且充滿自信的口吻,公布了獲得7500萬美元C輪融資的消息。隨著融資金額的公開,投資方也揭開面紗。本輪融資由DCM領投,IDG資本、晨興資本持續跟投,并引入智聯招聘作為戰略投資方。
林凡在信中強調:這是職場社交領域史上最大的一筆融資,既是資本市場對實名職場社交價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所有脈脈人4年艱苦付出的充分肯定。
林凡說的沒錯,資本的確看好實名職場社交的價值,且有例可援。
用戶層級高,職場中堅力量全面覆蓋
根據易觀智庫曾發布的一份職場社交報告中的數據可知,在用戶組成方面,職場社交用戶以青年男性用戶為主,集中分布在一二線城市,在互聯網、金融行業滲透率較高,用戶集中在高收入、高學歷雙高人群,收入結構超過8000元的占比近40%,超過12000元及以上占比達26.4%,具有本科、碩士及以上等教育程度的群體規模最大,占比超過50%。
這些數據意味著,職場社交平臺上的用戶全部都是職場的中堅力量,他們不但高學歷,而且高收入,并普遍聚集在發達地區。這些人有極強的消費購買能力,以及消費引導能力,同時基數龐大,是當代最具有消費價值的人群。
也正因此,硅谷巨頭LinkedIn、Facebook旗下職場社交產品Facebook at Work紛紛瞄準職場社交市場,甚至連阿里旗下的釘釘也嘗試切入職場社交通話服務。由此可見,中國最大的實名制職場社交平臺——脈脈,此次獲得資本青睞實屬必然。
所以,DCM董事合伙人曾振宇在此次融資中才會說,脈脈將實名職場社交平臺變成了滿足職場人成長需求的最佳場所,是中國職場社交領域最具價值的網絡。
商業模式多樣化
在此次融資中,光源資本CEO鄭烜樂表示,中國經濟增長速度與結構調整的大環境,增強了職場人士的焦慮感,伴隨而來的是日益旺盛的職場社交需求。商業社交是跨越用戶職業生命全周期的,具備極高的用戶價值。
由此可見,相較于國際巨頭LinkedIn提供人才解決方案、營銷解決方案與付費賬戶的商業模式,根植于中國本土的脈脈在當下特殊的歷史時期,商業模式方面將具有更多想象力。
在商業合作方面,脈脈進行多維度的商業模式探索。
對于融資需求量較大的創業公司,脈脈針對性的推出咨詢等投融資撮合交易服務,脈脈經紀人可協助搭建,更高效便捷地打通線上到線下的職場人脈,并按時收取咨詢服務費用;
針對招聘,不管是主動招聘還是被動求職,無論是否錄取,企業都需要為應聘者的應聘時間付費,脈脈從中抽取傭金服務費;
在咨詢培訓方面,脈脈通過線上線下推出商業咨詢服務。如“大佬的咖啡時間”活動,每期活動邀請一位高知名度的企業大佬參加,就其想了解或解決的問題,在脈脈平臺招募數名合適的“咨詢顧問”,由大佬向咨詢顧問按時間付費。
除此之外,脈脈的收入更有大部分來自廣告收入。虎嗅曾于今年2月發文分析脈脈:在脈脈的收入構成中,80%來自品牌廣告(開屏廣告、Feed流廣告、直播廣告等)、20%來自會員服務。林凡將招聘業務收入歸結到品牌廣告中,但只占10%。
而以上所有這些商業價值,都是基于跨界人脈網絡的搭建所帶來的爆發效應。而無論是2C還是2B,移動職場社交平臺所匯聚的大量優質會員的真實信息,將具有巨大的開發價值。圍繞會員所產生的周邊需求,如婚戀、出行、教育、房產……等等,也將創造更大的商業回報。
可以說,是這巨大的想象空間讓脈脈在資本市場中保有較高的吸引力。
匿名爆料該存在還是滅亡
但是,說到脈脈激增的職場用戶數,就不得不提令脈脈飽受爭議的“匿名爆料”。
匿名爆料是脈脈在上線初期就確定的功能,脈脈的注冊用戶通過該功能可以匿名發表公司的內部八卦,或小道消息,并參與討論。該功能在上線之初便被寄予厚望,作為脈脈中最活躍的功能之一,匿名爆料能夠不斷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并形成廣泛傳播。
成立4年,脈脈用實踐證明了匿名爆料具有巨大價值,2014年8月B輪融資時,脈脈僅有80萬用戶。而如今,脈脈已經擁約3000萬職場用戶。并且,這些用戶中有49%來自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
但匿名爆料就如同一把雙刃劍,在為脈脈吸引大量用戶的同時,也為其引來了麻煩。
日前,因脈脈上一名自稱ofo員工爆料公司內部貪腐現象,引發ofo起訴脈脈涉嫌侵權。類似的官司還有很多,匿名爆料讓脈脈陷入麻煩,但卻不足以令脈脈放棄此功能。
脈脈的營收增長依靠其用戶數量的增長,而匿名爆料無疑是脈脈吸引用戶的殺手锏與利器。因此,縱使官司纏身,麻煩不斷,脈脈對匿名爆料這一功能也沒有大規模改版,而是進行了優化。
現在的“業問”,是匿名爆料的升級版,更有針對性,話題只面向首批12家有代表性的互聯網公司開放,回答人必須來自公司內部,并且身份通過人工審核。
而創始人林凡顯然對此沒有過多擔心,此前在虎嗅對“匿名爆料會不會引起各方不滿?”的采訪中,林凡表示,被爆料的公司一定會有意見,但也沒法做什么——公司是沒有辦法禁止員工注冊脈脈、審核認證以及匿名發言的。
然而筆者認為,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匿名爆料在帶來麻煩的同時也為脈脈快速贏得了市場與用戶,如果未來脈脈能夠通過監管、審核、技術等措施善加利用,該功能還是具有相當大的商業價值,至于是否能如筆者所希望的,脈脈的未來還需在這方面多費心力。如林凡信中所訴,堅持、信任與夢想讓脈脈走到今天,而未來,脈脈是否能不忘初心,堅持夢想,擔負起更大的責任,我們拭目以待!
首席內容指導:投資家網蔣東文(曾用名:蔣冬文)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