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說起最近的外匯市場,自特朗普11月8日在美國大選中獲勝之后,美元就像“開了掛”一樣向前猛沖,在前幾天美元指數沖破100整數大關之后,周三(11月23日)美元繼續“瘋狂”,周三紐約尾盤,美元指數上漲0.6%,報101.63,接近14年高點!
說起最近的外匯市場,自特朗普11月8日在美國大選中獲勝之后,美元就像“開了掛”一樣向前猛沖,在前幾天美元指數沖破100整數大關之后,周三(11月23日)美元繼續“瘋狂”,周三紐約尾盤,美元指數上漲0.6%,報101.63,接近14年高點!
就在美元勢如破竹的同時,北京時間11月24日凌晨,美聯儲公布了萬眾期待的11月1日-2日的議息會議紀要。
紀要顯示,美聯儲決定在11月不加息。但絕大多數官員認為,加息概率進一步上升。如果未來數據能顯示經濟進一步好轉,那么相對快地加息是可能的。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會議正處于美國總統大選日(11月8日)之前不久,但會議紀要中未直接提及美國總統大選。
一些官員具體指出,在12月13-14日的議息會議上加息是個合適的時點。部分與會者稱,應當在12月份加息,以保留美聯儲信譽。此外,幾乎所有票委認為,經濟前景所面臨的短期風險“大體平衡”。
聯邦基金利率市場走勢顯示,11月美聯儲議息會議紀要公布前,12月加息概率為100%,其中加息25個基點概率為98.0%;11月議息會議紀要公布后,12月加息概率為100%,其中加息25個基點概率為96.0%。投資者預期,特朗普財政刺激計劃將引發通脹上升,可能促使美聯儲較預期更快加息。
2.1萬億美元,創紀錄的世紀豪賭
北京時間11月17日,耶倫在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上發布講話,她認為,相對快的加息可能是合適的,而且等待太久加息可能會導致美聯儲日后不得不過快作出改變,維持利率不變可能刺激過度冒險。這可謂是耶倫做出的最為鷹派的言論了。
北京時間11月22日晚間,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數據顯示,預計美聯儲12月加息的概率一度上升到了100.2%。雖然北京時間11月23日早上,該概率回落至93.5%,但強烈的加息預期已成事實。
數據來源:芝加哥商業交易所
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11月23日報道,投資者在歐洲美元期貨市場上對美國短期利率上升的押注上周觸及歷史最高水平,達到2.1萬億美元,打破了2014年創下的前紀錄高位。
四大因素,決定美元前景
美元近期的強勢表現可以歸因于市場對特朗普所提議的財政政策的回應。然而,展望未來美元的走勢,美元指數繼續走強并非板上釘釘之事。
1、財政政策——利好美元
匯豐認為,特朗普有關放松財政政策的提議對于美元是個利好因素,因為他們相信,對于利率的推動作用要蓋過任何因高通脹和經常帳赤字擴大所引發的負面因素。
2、海外收入遣返政策——利好美元
匯豐指出,任何遣返資金流的增加應利好美元。不過,該行補充道,“鑒于不清楚眼下多少海外獲利早已換成美元,事實上,很難就該政策可能對美元構成的影響做出合理的預估”。
3、貿易政策——對美元兌G10貨幣影響不明,但可能利好美元兌新興市場貨幣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保持其強硬的反貿易立場,而近期他宣布,在上任后的頭一天,他將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
匯豐團隊寫道:“大選之前新興市場的最大擔憂之一就是,特朗普獲勝可能導致貿易戰爆發。這種情形仍然可能出現,這可能會對美元構成負面影響。”
4、移民政策——利空美元兌G10貨幣
特朗普一直非常傾向于驅逐非法移民。從經濟學意義上來看,這意味著勞動供給會減少,匯豐認為,這可能對經濟增長構成“負面影響”——進而對美元不利。
匯豐策略師團隊認為,特朗普的政策“總體來看意味著美元將走強”。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假如市場最終開始對不斷攀升的債務水平感到擔憂,這種財政擴張可能會對美元產生負面影響。
匯豐團隊寫道:“這可能與由貿易戰或激進移民政策引發的結構性逆風因素一道對美元構成拖累。然而,即使出現這種情況,也可能需要花費一段時間,因此我們的預期是短期內美元將保持強勢。”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強勢美元對于那些海外業務比重很高的美國企業而言不一定是好事。事實上,在過去幾個季度,美國企業一直將疲弱獲利歸因于美元走強。
最終,一切都取決于特朗普最終究竟將如何做。正如匯豐團隊所言:“等待特朗普政策拼圖變得更加清晰,隨著時間推移,這將幫助我們更加準確地評估美元前景。”
人民幣加速貶值,破7近在咫尺
美元的強勢讓,所有貨幣都黯然失色,人民幣也不例外。
周四(11月24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見到6.9654,再創新低。
周三晚,離岸價在強勢美元打壓下一路下行,并連續跌破6.93、6.94、6.95關口,周四更跌破6.96,低見6.9654,再創紀錄新低,最新在6.957水平徘徊。
市場人士表示,因為周三晚美國公布的強勁經濟數據進一步提振美聯儲12月加息預期,美匯指數因此跳升至約14年最高,打壓人民幣中間價下行。
上商財資業務處研究部主管林俊泓指出,在離岸市場周三未見有任何干預的跡象,表明官方容忍人民幣在7算以下水平,而近期人民幣貶值浪潮中,并無出現市場恐慌、資金大舉流失或利率大幅波動,因此,讓人民幣漸進貶值,也更容忍匯價波動。
貶值與你無關?100萬一年少了10萬快!
談到人民幣貶值這個話題,大家似乎總是覺得離自己很遠。那大家就來看看,當前人民幣貶值的有多厲害:
去年年末,人民幣兌港幣還是8字頭,以0.83的匯率計算,100萬人民幣可兌換120.48萬的港幣,而如今再去香港,超市、購物中心兌匯的牌子早已不見8字頭了!以0.91的匯率計算,100萬人民幣只可兌換109.89萬的港幣。
120.48-109.89=10.59
是的!你沒看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100萬人民幣在香港的購買力下降了近10%!10.59萬港幣再兌換回人民幣就是9.64萬,也就是說,100萬一年少了10萬塊!
人民幣貶值,手機行業受重創
人民幣貶值對哪些行業影響重大?相信很多人都會說利好紡織服裝行業。不過,有一個行業受人民幣貶值的影響也很大,但卻是不利影響,它就是手機行業。對于主要以國內市場為主的手機廠商來說,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壓力顯而易見。
IHS Technology中國研究總監王陽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手機絕大部分關鍵器件都是美元報價,人民幣貶值增加了手機廠商成本,對利潤影響很大,明年手機小廠會倒掉一批,“小廠先倒,然后就是一些大廠。今年好幾個大的手機廠商都虧得厲害,明年越虧越多,挺不住的就得倒掉。”
“本來人民幣貶值有利于出口,但很多發展中國家的貨幣貶值得更厲害,這就進一步傷害了手機廠商的利潤。很多公司都是直接去印度、印尼建工廠以減少匯率的影響。在歐美市場生意多的公司會相對好很多。”王陽解釋道。
有手機大廠內部人士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表示,按照常理來說,進口的元器件更貴了,對企業利潤是會有影響的,但是目前來看還好,因為元器件訂貨周期長,而且我們商業模式很健康,不是那種虧本賺吆喝的企業。保持利潤是一個企業的正確追求。利潤沖擊大的一定先是商業模式不健康的企業。
文章由才經銳眼綜合自:21財聞匯、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FX168、財經網、每日經濟新聞、證券時報網、中國證券網、證券日報、網易財經、新浪財經
>>>整個投資圈都在看的財經微信號——【財經銳眼】,總有你想要的料!
本文為投資家網(m.51baobao.cn)原創文章,媒體和公眾號轉載請務必按注明來源,否則視作侵權。
投資家網(m.51baobao.cn)實時提供專業的創業、投資資訊和深度分析。長按以下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
近日,來自拉丁美洲的一則消息引起了行業廣泛關注:遠大智能工業集團博林特電梯,成功中標哥倫比亞麥德林地...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