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井宏:我想告訴你如果是贏,一定是這些耐得住寂寞的人。
誰是艾誠?
艾誠,艾問創始人、小紅裙主播,畢業于哈佛大學,是中國新銳人物全媒體品牌“艾問”的創始人。2016年3月與寧澤濤、Angelababy等同時當選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影響力人物。
誰是徐井宏?
徐井宏,清華大學研究員,清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從2012年接手清華控股,短短4年間將這家國有控股企業的總資產從580億打造成了2100億。
以下為對話實錄:
2100億核心資產來自技術和創新驅動
艾誠:在今年夏季天津達沃斯論壇上這位嘉賓引起了極大關注,他從2012年接手清華控股,短短4年間將這家國有控股企業的總資產從580億打造成了2100億,如果讓他來解釋第四此工業革命的技術到底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我想再適合不過了。這次來到達沃斯您特別參與的議題是什么呢?
徐井宏:我會參加一個關于財經和達沃斯合作的討論,主題是中國營商環境的變遷。
艾誠:經營的營,商業的商。大概講的是中國當下的這個運營模式運營環境的一個變化。
徐井宏:整個企業的變遷,企業發展模式,企業的發展環境面向未來怎么來繼續推動。
艾誠:清華控股總資產從2012年的580億到現在的2100億,銷售額從290億到現在的700億,如此大手筆的動作,您個人覺得作為當家人變化最大、最快的原因在哪里?
徐井宏:主要是我們適應了市場的整個需求和市場的整個的變化,同時也改革了很多原來的商業模式,推動了很多體制和機制的變化,也做了一些機構的調整,就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艾誠:如果把清華控股跟其他傳統的國有企業進行比較的話,會發現這2100億的核心資產里面大部分是技術驅動的一些創新部分。
徐井宏:這是我們的使命,我們也把它定義為我們的定位。我們希望把清華產業打造成為產學研世界一體化的世界級的標桿,我覺得這是我們的優勢也是我們的責任,如何能把技術和產業更加緊密的結合起來。起到對中國的高薪技術企業的引領作用。
成功是不可完全復制的
艾誠:在管理企業和資產的時候,我們要追求技術驅動、創新驅動、企業家精神驅動。但是把它落實到實際標準的時候,我們能不能更具體一點,這樣如果有創業者和企業家聽到也會以清華控股的某些經驗和教訓作為標桿。
徐井宏:我覺得所有企業都是有自身的特點的。沒有任何一個企業可以復制,作為清華的它有天然的一些優勢。比如清華大學幾乎擁有對應用技術所有前沿的研究。所以至少我們接觸技術、接觸現代科技要比其他的企業更加容易,更加方便,至少是近水樓臺,當然清華控股和清華大學的技術之間的交易完全是按照市場規律來進行的。但是至少我們有這樣的優勢,所以我們的一些領軍人物對技術有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艾誠:固然好,我們說清華的基因里面有創新,畢竟在過去您當任的4年,看到了資產從580億到2100億,銷售額從290億到700億,這是一個跨越非常大的空間,一定是您前人沒有做什么事,或者您做對了什么事。
徐井宏:可能社會上更多是看到我們集成電路,我們大家一些能夠看到的。其實還有好多重科技的項目是大家不熟悉的,我們明天晚上會有一個專題的論壇,我們會發布我們所有的技術,比如我們核電站,我們化學的拋光機,我們的生物芯片技術等等。這些實際是清華一直堅持的,這也是未來我們無論在什么時期都要做的,第一條我們永遠不停止創新。我們去年投入研發的經費占我們銷售收入的9%,你可以查一查,這是高于甚至像三星,像什么這樣的比例。
艾誠:世界上很多偉大的企業是非常有個性的,即使我現在把徐總的所有的這個講話做下筆記,也未必能復制出一個清華控股或者您提到的若干很成功的企業。但是很多失敗的企業卻發現有千篇一律的規律,我覺得很多人應該希望從您的這些年的摸爬滾打中更多的總結出,那些死去的企業和失敗的企業都會犯毛病和陷阱?
徐井宏:這是我的一句話。我說失敗的企業是有共性可尋的。但是成功的企業,或者說真正的卓越的企業都各有各的個性,因為你會看到我們熟知的聯想和華為走的不同的道路,你也會看到喬布斯和比爾蓋茨是不同的性格,你也會看到馬云天天喜歡給大家表現他的思想和傳播他的能力,你會看見馬化騰基本上喜歡自己呆呆的做一個技術控。這都不影響他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家。所以企業的真正的發展是個性的。我跟很多創業者講,做一個有智慧的創業者,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任何創業者都要學會真正懂自己,真正把自己最擅長最能夠創造價值的那部分發揮出來,學會不去跟風,不去趕時髦,不去人云亦云,不是哪熱鬧奔向哪里。其實很多的成功的企業家,都是經過多少年的默默的創造克服了很多艱難險阻才最后走出一條屬于他的路。
保持企業資金鏈的健康
艾誠:但是如果真的做到你所說的不跟風、不盲目、不迷信,實在是太難了。尤其是當下大家都在尋找轉型的路口、風口。徐井宏:但是我想告訴你如果是贏,一定是這些耐得住寂寞的人。
艾誠:耐得住寂寞享得了繁華。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一些不死法則,我有的時候我也接觸很多創業企業家。
徐井宏:不死法則是這樣的,我曾經說生存是企業的第一主題。首先你要活著,像人也一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首先企業要活著,能夠讓企業死的有很多要素,但是有兩個要素是最主要的,第一個要素叫做一定要保持企業的資金鏈的健康,資金鏈不要斷鏈,資金鏈一旦斷鏈,誰也擋不住。
艾誠:沒錢了企業肯定死了。
徐井宏:是的,銀行都怕擠兌,何況一個企業,其實企業活下去還是挺容易的。能夠把這些想懂,能夠時刻保持讓它的資金鏈健康,讓它的執行力完善,企業還是真的可以走下去。
成功企業的不死法則:方向要對、成本要低、效率要快、傳播也要快
艾誠:現在很多企業家說我迷信互聯網+我趕緊轉,我迷信大數據我趕緊加,所以有沒有一些坑您覺得有必要在當下提醒一下。
徐井宏:其實企業是做什么的,企業是為這個世界更加美好和人們的更加幸福,提供它的產品和服務。重要的不是你去跟什么風去,趕什么浪潮,而是你真正有沒有信心你拿出來的東西是人們所需要的。所以商業不變法則是四條,第一提供你提供的產品,你提供的服務是市場需要的是好的,如果不是,你總會有一天走向衰落。所以永遠要以你真正要創造什么價值,你要創造什么樣的產品作為你最本質的東西。第二個就是你的成本要是能夠盡量低的,比如我們同一瓶礦泉水是同樣的質量,這個5毛那個2塊就買5毛的,所以大家通過自己的技術、智慧讓你的成本能夠降得越來越低。第三個效果要是快的,做同一個東西,我們發明一個產品,新的智能手機同樣的東西你是10個月才出來,他是2個月出來,當然他就有優勢。最后一個當然需要傳播,互聯網應用其實帶來的就是更多的就是傳播,因為互聯網的本質是改變是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方式。但是今天說互聯網,說大數據技術還有云端技術它有更多新的應用,但是它在本質上是加大了,改變了這些交流與溝通的方式。它也可以使你的任何一個傳播迅速的海量,而且是及時。
我們過去說在這做一個采訪,當年只是紙媒,把這個寫到文章上,把文章再運到另一個國家可能需要兩個月的時間,那后來有了電報。今天也有互聯網就可以及時的走出去。但是所有應用都是今天最根本的是市場需求什么,人們需求是什么,你做的東西是不是有價值,只要有價值的,你堅持下去總有一天能走出來。
艾誠: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創業、創新大潮中變化的其實還不如那些不變的,不變的就像您說的方向要對。
徐井宏:與時俱進是需要的,但是不是為變而變,而是為了你的產品和你的服務更貼近市場,滿足人們的需求為根本。
艾誠:所以方向要對,成本要低,效率要快傳播也要快。
本文作者艾誠,投資家網(m.51baobao.cn)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投資家";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投資家對觀點贊同或支持。媒體和公眾號轉載請務必按注明來源。
投資家網(m.51baobao.cn)實時提供專業的創業、投資資訊和深度分析。長按以下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